形近字的教案8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对课堂节奏有更好地把控,一篇好的教案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形近字的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形近字的教案8篇

形近字的教案篇1

设计背景:

升入高中以来,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增大,以前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目标好多已经不再适用。如何让学生培养新的学习习惯,发现新的学习动机,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基于此设计了本课题。

课程目标:

让学生能够认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用好的方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能力。

课程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

课程形式:

教师讲授;视频观看;小组讨论。

课程安排:

2课时

课程准备:

ppt;视频

过程:

1、导入

引用一位爸爸和儿子的对话,小组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得出结论:高中阶段为了自己而学习。

2、主题活动

1、讲授学习的定义。

2、讲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

3、讲授高中生常用的学习策略。

4、活动:一个有关记忆的实验。

5、实验任务

在纸上写出你记得的单词。

要求:不按顺序,不要相互交叉。

请五个同学把他们记忆出的单词念出来,一个同学统计。

6、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

7、记忆的两大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9、高中生常见的学习困惑与调适。

10、学习动机不当及其调适。

11、人一天的生物钟规律。

12、考试焦虑及其调适。

13、考试焦虑及其调适。

14、心理影吧。风雨哈佛路(电影)。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形近字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预习题纲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搜集荷花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了: 一个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2.说说你了解到的荷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荷花的资料)

3.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组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a.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读了这些词,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b.荷花、莲蓬、饱胀、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3.接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池荷花?

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一)品读二、三段。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边读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1)“荷叶挨挨挤挤的……”

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荷叶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你们看,这就是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这就是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看了画面,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c.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说这个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

a.[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e.指名朗读。

小结:[课件演示:一池荷花]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板书:千姿百态)

作者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

a.质疑探究: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b.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正象你们说的那样,这一池荷花不仅仅很美,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板书:一幅活画)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创造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学们,让我们也走入画中,一块来回味课文的二、三段。

(二)巧读四、五段。

1.指名朗读四、五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齐读全文。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本文的?

(板书:闻到──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3.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板书:细致观察、丰富想象)

三、拓展练笔

1.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2.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3.师引导依照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

4.交流习作,讲评后,学生修改小练笔。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4.书写练习。

5.自评互评。

五、作业布置

抄写文中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

形近字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看示意图折电话机,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共同体验活动的快乐 。

3、培养孩子关注他人的情感及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

活动准备:

1、能看懂折叠符号,会唱幼儿歌曲《打电话》。

2、电话或手机一部、范例(折好的电话机—话筒和底座)、正方形的彩纸、歌曲《打电话》音乐带、剪刀、胶棒。

3、了解孩子心中最思念的人(指在外地的亲人),并事前与之约定,在活动开始时打个电话过来。

活动重点:

在整个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氛围,增进孩子与亲人间的感情。

活动难点:

1、折纸过程中,训练孩子看示意图折纸。

2、培养孩子耐心、细致的良好个性。

活动过程:

一、电话导入,思念亲人

“铃、铃……”电话铃声响起,家长接听后让孩子接听电话,与其问候、交谈:“你在哪里?在干什么?”唤起孩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亲子谈话,激发兴趣

1、谈话内容:打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能够相互了解情况,表示关心。

2、启发引导:打电话很高兴,做打电话的游戏一定很有趣。

3、达成一致: “我们折个电话机吧,以后每天可以做打电话的游戏!”

温馨提示:家长在活动中要专心致志、心平气和、态度和蔼、不急不躁,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亲子交流,学习折纸

1、出示范例,观察外形。

家长以变魔术的方式呈现已折好的电话机,让孩子感到惊喜。再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说出电话筒和底座的形状及颜色。

2、学折电话筒。

1家长示范折电话筒,边折边讲解步骤。

2孩子和家长一起折电话筒。

a、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彩纸。

b、看示意图,按步骤折,一边折,一边说折法。

温馨提示:此过程,主要培养孩子看图折纸的良好习惯,训练仔细看图,认真理解图意。折纸时,要求边、角对齐,折线压平。孩子学习折纸的初期阶段,可能会有一些畏难情绪,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孩子做得好时及时表扬,遇到困难时积极鼓励,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决不能包办代替。

四、亲子游戏,共享快乐

播放音乐《打电话》,家长和孩子各持一个折好的电话筒,家长扮演孩子思念的亲人,一问一答,演唱歌曲。

家长和孩子:“宝宝和××呀,正在打电话呀。”

家长:“喂,喂,喂,宝宝在哪里?”

孩子:“哎,哎,哎,宝宝在家里。”

家长和孩子:“宝宝和××呀,正在打电话呀。”

家长:“喂,喂,喂,宝宝在干什么?”

孩子:“哎,哎,哎,宝宝在做游戏。”

孩子熟悉玩法后,可调换角色,孩子问,家长答。不断更换歌词,说地名、说场所、说学习生活或其他文艺、体育活动,逐步提高难度。(如:在幼儿园——学跳舞,在超市里——买袜子,在动物园——看大象,在足球场——踢足球,在南昌——看电影,在上海——逛商场)。

温馨提示:整个游戏过程,家长要放松心情,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对唱,积极启发引导孩子,将日常生活进行迁移,创编歌词。当孩子唱出一个新的词语时,及时表扬鼓励“宝宝真聪明,你还能说出新的词吗?”若家长轮流参与表演,孩子的兴趣会更高。

形近字的教案篇4

?早餐的学问》(3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

(一)制定活动方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

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

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

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

(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

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

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

师:说到现在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

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

这则消息,对比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师生交流:(预设)

(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

(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

(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

(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

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

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1、交流研究内容。

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

(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

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

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实践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

学生归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

(1)不吃早餐的危害

(2)早餐吃什么最好

(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

(4)早餐的起源

(5)

……

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

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

(拟写活动计划)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行方案的修改。

(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

(预设情况一)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同学可能没写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结合我们刚才说研究问题的初步打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吗?

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提问,教师给予回答,补充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简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网络,书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询问专业人士等。

学生在指导后继续完成自己的活动方案。

(预设情况二)师:设计完成,交流一下所设计好的活动计划。

学生评价:你认为他们小组这个活动计划,好的地方在哪里?不适合于实施的地方在哪里?

三、小结

教师总结,研究的问题要小一点,要多方面获得问题的答案,比较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课时: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

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

?学生早餐营养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

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学生早餐用餐时间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

d.调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

?“放心早餐”销售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

(有可能可制成条形或扇形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早餐营养方面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可选)

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

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五)做一名“小小营养师”

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一定影响。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依次为营养均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方便。

形近字的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我。

2、学习自我介绍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也很棒》。

2、自制电视机框架一个。

3、请幼儿课前先熟悉一段广告。

三、活动建议:

(一)1、师:有一只小鸭叫依美,它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我们来听听在它身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2、听第一遍故事,讨论:

(1)是不是所有的鸟都会飞?什么鸟不会飞?

(2)是不是所有的鸟都像鸵鸟一样大?什么鸟很小呢?

(3)世界上所有的鸟都长着一样的嘴?为什么要长不一样的

嘴?为什么要长不一样的嘴呢?

(4)除了和这些动物比较外,小鸭依美还跟哪些动物做比较,都比些什么?

3、再听一遍故事,讨论:

(1)小鸭依美是不是什么都比不过别人?

(2)小鸭有什么优点呢?(会玩水;下蛋多;不怕冷;脚有蹼。)

4、小结:鸭妈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尽管跟别人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很棒。【确立自我意识是很重要的成长环节。】

二、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呢?

三、学广告,做广告。

观看一段广告,请幼儿学习一种用广告介绍自己优点的新方法,再把自己的优点介绍给大家吧!【引发幼儿自我介绍的。】

(1)提问:你看到了或是听到了什么?(仙草露等)

谁知道这个广告是怎么打的吗?(谁来学??

学?)。

(2)提问:请问广告有什么作用呢?【推销产品,把产品的优点介绍给大家。】

小结:广告的作用就是把产品的优点介绍给大家,请小朋友也来学学用打广告的形式把自己的优点介绍给大家好吗?可以先和旁边的小朋友商讨一下。

(3)幼儿创编有关“自我介绍”的广告。【若有小朋友不会打广告,请其他小朋友帮忙做广告,发现别人的优点。】

资料库:

?我也很棒》

依美是一只小鸭,她对什么都感到好奇。

1、依美:呷呷,为什么,为什么呀?

2、依美:你好,鸽子,你在干什么?

鸽子:你好,小鸭依美,我要把主人的信带回家。

3、依美: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像鸽子那样飞?

妈妈:不是所有的鸟,都能像鸽子那样飞。

4、妈妈:你看,鸵鸟也不会飞。

5、依美:妈妈,妈妈。鸵鸟可真大呀?为什么我不能像鸵鸟那样大?

妈妈:不是所以的鸟都像鸵鸟那样大。

6、妈妈:你看,蜂鸟就很小。

7、依美:妈妈,妈妈,蜂鸟好小呀,为什么我没有蜂鸟那样吸管似的嘴巴?

妈妈:不是所以的鸟都有吸管似的嘴巴。

8、妈妈;你看,鹦鹉的嘴巴就像一只钩子。

鹦鹉: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

9、依美:你好,鹦鹉,你在干什么?

鹦鹉:你好,小鸭依美——我是奥特曼!

依美: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像鹦鹉一样发出各种声音?

妈妈:不是所有的鸟,都会模仿声音。

10、依美: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不像燕子一样会筑巢?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大雁一样爱搬家?

为什么白鹤的腿这么长,我的腿却这么短?

13、依美:妈妈,妈妈,我们是不是什么都比不过人家?

14、妈妈:那倒不一定,我们会玩水;下蛋多;不怕冷;我们的脚有蹼。

15、依美:妈妈,妈妈,为什么鸟儿们长得都不一样?

妈妈:这个,这个,长得不一样,而且我们都有自己的优点,这个世界才有趣呀!

形近字的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2、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前谈话]:

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猫给你们什么印象?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八张姿态各异的猫图)

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喜欢)是啊,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它不仅是画家笔下的宠物儿,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这不,我们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10猫)。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课前你们读了课文了吗?读了几遍?那么你们说说老舍爷爷向大家介绍了几只猫?

三、自读课文,品味内容。

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找找重点句,划划重点词。完成下面填空,并说说你是怎么读懂的?

这是一只()的猫。

(生自读课文,边读边说:古怪,老实,贪玩,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胆小,勇猛,淘气等词。)

(1)现在请你们把这些特点归类,哪些词语写小猫、哪些词语写大猫?

(2)那么描写大猫的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顺序,重新排列这些特点。看谁排得最好。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

(胆小)(勇猛)

师:把这么多自相矛盾的特点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难怪作者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还有哪一句也是既是总起句又是中心句?

(3)面对这样一只古怪而又淘气的猫,老舍爷爷一定感到很头疼吧?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文中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猫之情,让我们到文中去找找吧。把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爱猫之情的句子大声地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推荐给大家,做得到吗?注意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1、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站起来做一做这个动作,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猫“屏息凝视”的情形。

(老师播放《猫捉老鼠》的片段请大家观赏,然后引导学生边看边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加深理解“屏息凝视”和“尽职”的意思。)

(2)“尽职”在文中什么?(指猫捉老鼠)。是这样吗?再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指猫等老鼠)文中的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大花猫正在追赶一只拼命逃窜的小老鼠情景,而整篇课文中竟没有关于猫捉老鼠的描写。为什么?是不是作者忘了写?

(3)指导朗读这句话

2、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1)“蹭”是什么意思?(摩擦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不用摩擦,而用“蹭”?

(2)谁能上来把这个动作表演一下吗?老师来演大作家老舍爷爷,你来演猫?(学生上台表演)

(3)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感情吗?

(4)师小结:可以说全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它当作朋友,当作家人,当作孩子。正是有了爱,才把猫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来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老舍笔下的猫,充满了灵性,真是惹人喜爱,有个同学想在家里养只猫,可是他妈妈不同意,说猫叫起来太难听,又会把家里踩得到处都是脚印。假如我是那位妈妈,你如何来说服我?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愿同学们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喜爱

(胆小)(勇猛)

形近字的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手指游戏是我们在饭前洗手后经常玩的一种游戏,在教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很感兴趣,很有想法,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他们总是能用小手变出许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具有生命力的。语言教学中的讲述活动缺乏动感性,而手指游戏是直观的,而且是动态的,更具有影响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讲述活动切入点,用孩子的手指作为学具,变化各种造型,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情境,所以我就设计了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清楚地讲述手指造型变化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丰富动词,如:跨、爬、钻等。

2、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创造性地手指变化游戏,运用已有经验大胆想象、讲述。

3、激发幼儿参与手指游戏的兴趣,体验讲述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讲述手指造型变化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乐意用手指进行玩编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玩手指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手指变变变",激发幼儿兴趣。

你瞧,张老师的手指它会变,我变变变!

(变出1根手指)猜猜看,它象什么?

我变变变!

(变出2根手指)它象什么?

(用两只手变)这一次又变出了什么?

老师变了这么多,你们的小手会变吗?

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来变一变。一位小朋友变得时候另一个小朋友猜,然后再交换。

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了解幼儿的情况。

谁愿意上来变给大家看看,其余的小朋友就来猜一猜他变得到底是什么?

二、小手讲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张老师的手不但会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还会讲故事呢?

教师用手指讲故事2遍。

小手的故事讲完了,里面到底讲的是什么样呢?

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为什么小兔和小鸭走过来时都没有撞在石头上,而小羊却撞上去了呢?

教育幼儿做事要有耐心,急了反而做不好。

三、创编故事讲述。

石头它一直在这,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过来?你会用手指表现出来吗?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讲述,引导幼儿说出其他动词。

石头一直挡在路中间,给小动物们带来了不便,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块石头呢?

接下来我们用老师的小手故事和你们的小手故事合在一起试试看。

四、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的小手玩了这么多的游戏,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把这故事讲给你其他的小朋友听吧。

目标:随儿歌节奏和内容协调做动作。

玩法:鸭子、鸭子真可爱(双脚脚跟相对,学鸭子走路)走起路来摇又摆,(将手臂和胳膊肘抬高,左右摇晃身体或蹲下,一边走一边叫,(手心贴手心,一开一合。)脚蹼连着脚趾头。(把手指张开)下雨了,真开心,(笑)潜下水去找食吃。(举双手做潜水动作)

适合年龄段:中班

二、游戏名称:一家人

目标:随儿歌节奏和内容协调做动作。

玩法: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双手大拇指单伸出来,向下按)

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双手食指单伸出来,做搓衣服的动作)

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砰砰砰(双手中指单伸出来,向上做投篮动作)

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嚓嚓嚓(双手无名指单伸出来,做绕圈动作)

个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双手小指单伸出来,做敲小鼓动作)

适合年龄段:中班

三、游戏名称:宝宝的小手出现了

目标:随儿歌节奏和内容协调做动作。

玩法:爸爸瞧瞧,(左手从背后伸出,张开手指挥动)妈妈看看,(右手从背后伸出,张开手指挥动)宝宝的小手真好看。(双手一齐摇动)爸爸瞧瞧,(闭合左手,往背后收)妈妈看看,(闭合右手,往背后收)宝宝的小手不见了。(双手都放在背后了)爸爸妈妈快来看,宝宝的小手出现了。(双手从背后再拿出来)

适合年龄段:中班

四、游戏名称:我的小手变、变、变

目标:

1、锻炼幼儿手、口动作的协调能力。

2、对手指游戏活动感兴趣。

玩法: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手指动作。

我的小手变、变、变(边说边拍手) 变把啪、啪、啪、(双手做拿枪射击状,

变把剪刀剪、剪、剪、(两手做剪刀状) 变只小鸡叽、叽、叽、(双手大拇指、食指相碰,其余三指弯曲紧握,做小鸡嘴状,一上一下) 变只小鸭嘎、嘎、嘎、(右手手心压在左手手背上,做小鸭扁嘴状。) 变只小鸟飞、飞、飞、(左手手心按住右手手心,大拇指贴在一起,左右手四指并拢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适合年龄:中班

五、游戏名称:这里就是我的家

目标:

1、锻炼幼儿的语言与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2、锻炼手指灵活与协调能力。

玩法:这里就是我的家,(双手成倒三角)

你从窗子往里看,(双手相互插在一起留一个小孔眼睛凑着看)

爸爸正在擦地板,(双手大拇指碰碰头)

妈妈正在洗衣裳,(双手食指碰碰头)

爷爷正在看报纸,(双手中指碰碰头)

奶奶正在煮稀饭,(双手无名指碰碰头)

我正坐在马桶上,(双手小指碰碰头)

恩、恩、恩(十指相插手心朝下按三)

小班:

1、吃饭歌 :我的小手真能干,自己来喂自己饭。吃青菜,剥鸡蛋,身体健康多可爱。

2、喝水歌 :我的小手真能干,杯杯清水保平安。你一杯,我一杯,多喝水身体棒。

3、穿衣歌 :我的小手真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穿衣服,脱鞋袜,勤劳聪明人人爱。

4、穿衣脱衣 :我是一个好孩子,自己穿衣穿裤子。还会穿鞋穿袜子,妈妈伸出大拇指。

5、穿衣服 : 一件衣服四个洞,宝宝套进大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小纽扣,钻洞洞,一二三,钻出来。

6、哈巴狗(歌表演) : 一只哈巴狗 一只哈巴狗 坐在大门口 吃完肉骨头 眼睛黑油油 尾巴摇一摇 想吃肉骨头 向我点点头

7、爱玩具歌 :我的小手真能干,样样玩具我喜爱。你不争,我不抢,爱护玩具当模范。

8、可爱的小五官 : 眼睛看妈妈,鼻子闻花花。嘴巴吃瓜瓜,耳朵听夸夸。

9、小手链 : 小手链,真好看。我和妈妈穿一穿。有红的,有黄的,漂亮的颜色一串串。

10、奇妙的彩泥 : 彩色泥,手里搓。我把它变成小手镯。彩色泥,手里搓。还能变成很多多。

11、小乌龟 : 小乌龟,慢慢走。背着房子去旅游。不怕风,不怕雨。是个游泳小能手。

12、小脚大脚 : 一二一,走呀走。妈妈宝宝手拉手。小脚踩在大脚上,向前走,向后走。 向左走,向右走。一二一二齐步走。

13、划小船 : 小小船,两头尖。我和爸爸去划船。划呀划,划呀划。我们一起去游玩。

14、小蜜蜂 : 小蜜蜂,嗡嗡嗡。小蜜蜂,嗡嗡嗡。勤劳勇敢爱劳动。 小蜜蜂,嗡嗡嗡。采花酿蜜有本领。

形近字的教案篇8

一、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二、注释:

1、《三峡》: 选自《水经注疏》。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1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悬泉:从山崖上流下来的好像是悬挂着的泉水。漱:冲刷。

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良:真,实在。

13、晴初霜旦:初晴的日子或结霜的早晨。

14、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肃:寂静。

15、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啼,声音连续不断,格外凄凉。 属:连续;引:延长。

16、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17、巴东:郡名,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18、猿鸣三声泪沾裳: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泪水就要沾湿衣裳。

三、知识点解析:

1、郦道元是地理学家,他通过考察发现了三峡的那些科学资料?他还是散文家,通过游览又有那些感受?

通过考察,他发现三峡两岸高山相连,隐天蔽日的雄奇,夏水泛滥的迅猛,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的多趣,秋景的肃杀与凄异。

他的感受随景而变,看到夏水迅猛感到“奇”(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看到春冬之时山水的清荣峻茂感到“趣”(良多趣味);

看到秋天林寒涧肃高猿长啸感到“凄”(猿鸣三声泪沾裳)。

2、联系上下文,比较各组括号里的词:(一词多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从,由,译“在”

自非亭午夜分 (自):若,如果。

(2)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似,像。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以):因为。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其):那;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它的。

(4)故渔者歌曰 (故):所以

鸠曰,“何故?”(故):原因,缘故

(5)至于夏水襄陵(至):到了

每至晴初霜旦(至):到

(6)沿溯阻绝 (绝)断

绝巚多生怪柏 (绝)极

哀转久绝 (绝)消失,停止

(7)回清倒影(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清荣峻茂(清):清澈

3、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形近字的教案8篇相关文章:

家乡风俗450字的作文5篇

八年级作文600字的作文参考7篇

关于雪800字的作文参考7篇

300字的演讲稿作文6篇

水浒400字的读后感作文5篇

100字的演讲稿6篇

八年级作文600字的作文最新6篇

圆明园300字的作文5篇

关于雪800字的作文通用5篇

八年级作文600字的作文模板7篇

形近字的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