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方向,教案 是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接触较多的书面文体,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活动教案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有一天,孩子们在玩抓尾巴的游戏。这时,刘其昕抓到一条尾巴说:“老师,看我抓到一条大灰狼的尾巴。”听到刘其昕的话,有几个小朋友也参与到其中,纷纷说:“不对,这是小猴子的尾巴。”“这是小兔子的尾巴。”听到他们的讨论,我找来了一张尾巴的图片,请他们说说这是谁的尾巴,说什么的都有,其实这是他们都认识的小马的尾巴。可是,一旦尾巴和身体分开后,他们就不认识了。幼儿在认识动物时都是通过整体进行认识,他们看到一张完整的动物图片时,能很快说出是什么动物,但是将动物分割开来变成一小部分时,就不认识了。于是,为了让幼儿能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更细致的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特设计本次活动。并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爱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
2、能从动物的局部判断出是哪种动物,并能合作将动物完整的拼出来。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本次活动重点是:
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
活动难点:
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大森林场景布置、东方之星动物大转盘、动物拼图卡片、动物图片、盘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的场景中。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森林,你知道大森林是谁的家?(小动物)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观察,增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了解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称。
师:大森林里有什么动物?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题,给孩子一个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使幼儿了解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下面内容奠定基础。)
3、游戏:《玩转盘》
师:这些动物可调皮了,它们都藏了起来,看,有几只藏到了大转盘上,你们猜猜它是谁?(教师出示大转盘,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幼儿自己玩转盘,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转到哪个地方,就根据对动物的认识说出动物的名字。)
师:刚才,你找到了哪些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玩转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转盘上提供的特征正确的说出动物名字。该游戏的难度不大,动物的特征明显,易于每一位幼儿的独立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能针对动物的头部进行推断动物名字,初步学习推断的方法,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对动物的认识程度。将枯燥的认知活动转变成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4、游戏:《找动物》
师:在大森林里还藏着好多的动物?这些动物可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动物的身体、有的是动物的脚、有的是动物的头。我们在找到后,要猜出它是谁,然后告诉老师。(幼儿到大森林里找动物卡片。)
(设计意图: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并能通过自己手中的部分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整体的动物,进行对应摆放,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讲述自己找到的动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5、将动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设计意图:教师将动物的完整图片展示出来,让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部分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6、结束部分――《拼图游戏》
请找出相同动物图片的小朋友,合作将动物的部分拼成一个整体的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活动,能观察到动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征,并能相互配合进行拼图,将动物图片拼完整。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尝试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延伸活动:
?玩拼图》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人手一份动物拼图,能独立将拼图完成。(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的了解。)
幼儿园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以及生活中的数字作用很大,有各种不同的用处。
2、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儿童读物若干本,有关条形码的录像(书店里顾客付钱时的情景片段),各种有关数字的'录象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在图书中寻找数字朋友。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中的数字。
说说自己寻找到的数字。
2、讨论:这些数字的作用。
提问:你在哪里找到数字的。
这些数字朋友有什么用处呢?
说出一种数字(页码、目录、条形码、价格、折纸书中的步骤图)的作用,幼儿就在书中找出相应的数字,体验他的作用。
3、欣赏录像,了解条形码的作用。
提问:你看见了什么?
条形码在书的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贴条形码,它有什么作用?
4、欣赏照片,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
5、总结:数字朋友的作用真大,不同的数字组合就有不同的作用,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幼儿园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体验创造性的装饰面具的乐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尝试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脸谱装饰,联系粘、画、剪的技能。
3. 了解多种动物的轮廓并能画出来,能够用鲜艳的色彩大胆的绘制面具。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卡纸或挂历纸、毛线、彩条、彩笔、胶棒
心理准备:根据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相关的环境,激起幼儿兴趣,同时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可把桌椅围成圆圈,让孩子更方便的交流操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
师:叮铃铃……
幼:谁呀?
师:我是小小邮递员呀!
幼:哪里来的信呀?
师:东营来的信呀!
幼:送给谁呀?
师:送给***
幼:叮铃铃……
(这个小游戏孩子们都会玩,在课后已经玩过几次。信依次送给34个小朋友,最后送到老师手里)
师:哈哈,信又送回老师手里了,那让老师帮小朋友们看看信上都写了些什么呢?竖起耳朵仔细听哦!噢!信上说啦,森林里呀,要开一个联欢晚会,请咱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参加。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森林里和小动物们一起开晚会啊?
幼:想……
师:恩,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但是信上说啦,这是动物的联欢晚会,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亲手做一个面具,带着这个自己做的面具才能和小动物一起玩呢!
幼:老师,可是我不会做啊?
师:看,这封信里小动物已经告诉小朋友们面具应该怎么做了,让我们一起来学做这个动物面具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仔细听哦!仔细听你才会做,老师看看那个小朋友做的最好看,能第一名去参加晚会!
(二) 结合图片,讲解动物面具的做法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边说边出示老虎面具的图片,看看他有什么特点?头上写着一个字,是什么字?
幼:老虎,上面写着“王”,老虎是森林之王。
师:对,这是老虎,森林之王,看看他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老师边说边在小黑板上画老虎的轮廓,依次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做面具的第一步是画,首先在你的卡纸上画出你想画的动物的图案,然后给它涂上相应的颜色。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它的身上有很多的什么啊?
幼:狮子,身上有很多的毛,长长的胡子
师:对,狮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毛和胡子,那么老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狮子的胡子用什么来做的,想想老师让你们带什么来了?
幼:毛线
师:对,毛线可以当成狮子的胡子。那要怎么做呢?看,把毛线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胶棒把毛线粘上,就是狮子的胡子了。如果不想用毛线的话可以直接画在卡纸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就可以了。
(老师依次呈现多种动物的面具图片,兔子、猫咪、蝴蝶等,简要介绍各种动物的画法及做法。比如说兔子的头发可以用胶棒把彩条粘成小卷,粘在兔子头上就是头发了。)
这一环节是关键环节,知识目标3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
(三)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做面具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老师在做之前再依次强调,先在卡纸上画出图案,然后涂上相应的自己喜欢的颜色,再用剪刀按照轮廓剪下来,最后用毛线穿上戴在头上。
这一环节是解决能力目标2的关键环节,孩子在操作时教师适时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注意特别照顾操作能力较差的幼儿,并记得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好,我们的面具做完了,但是啊,森林晚会要求很高,你们做的面具必须很完美才行,现在请小朋友欣赏、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她画的很好,或者涂的颜色不够亮,给你的伙伴指出来,并给你的面具起个好好听的名字,我们互相改正,争取做一个最最完美的面具,好不好?
这一环节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关键环节,情感目标1在这一环节得到实现。在互相交流欣赏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对幼儿的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与活动的前延后续分不开的,所以在活动结束后,播放《森林进行曲》,组织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加上班上的动物木偶,一起开一个小小的联欢晚会。
幼儿园活动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在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孕育出了"棒棒"这一带有浓厚巴渝文化特点的职业。棒棒的工作主要依靠一根棒棒帮助人们走街串巷,爬坡上坎搬运物品得以谋生,在生性豪爽的重庆人眼中,棒棒不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同时也是重庆人勤劳坚韧品格的最好体现。幼儿在生活中具有模仿的天性,对生活中常见的棒棒灵活运用劳动工具"棒子"的行为有尝试的愿望,同时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对棒棒千练、坚韧的作风也有一定感受。时常自发地模仿棒棒的言行。为让幼儿尊重劳动者,激发他们作为重庆人的自豪感,同时在活动中围绕"棒棒"这一器械达到身体运动的各项目标,设计了该活动。在活动中选择充气的空气棒作为活动器械,安全且便于幼儿运动。围绕"棒棒"这一劳动工具,引导幼儿尝试发挥创意使用棒子,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以激发幼儿的创意,在不断的评价与调整中完善创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态度。
活动目标:
1.了解“棒棒”的职业特点,体会“棒棒”的辛苦:
2.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创意行进,提高走、跑、跳、平衡的能力,并通过评价不断完善创意成果;
3.感受与同伴合作创意行进的愉快,并能在活动中获得发挥创意的自我效能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空气棒(棒棒)每人一根,立柱4个、器械收纳筐4个(带轮)、幼儿根据随机发放的分组标志(棒棒工作证)自然分成4组、活动背景音乐。
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棒棒”的工作内容和形式。
活动过程:
1.回顾棒棒的`工作内容,明确棒棒的工作特点与要求
师:在我们山城重庆有一种帮助别人搬运东西的人叫什么?棒棒的工作需要做些什么呢?
2.了解活动中出发的口令,感受棒棒的豪迈与热情
师:我们重庆人爬坡上坎搬运东西时要请棒棒来帮忙,都会大声喊“棒棒!”幼:“来咯!”今天就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体验一下当棒棒的感觉。
3.在创意热身活动中熟悉活动场地,初步感受创意行进中重创意而非速度的规则
师:棒棒的工作需要灵巧的动作,所以我们在活动中要看看谁的创意最好哦!
(1)第一轮:根据棒棒工作证的颜色自然地分为四队,四队幼儿依次接力往返跑。
(2)第二轮:用和上次不一样的方式往返。
(3)第三轮: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行进方式,并再次用自己新的方法往返。教师在幼儿行进中将空气棒以一根、两根并列的方式横放在行进路径中,幼儿想办法越过棒子。
4.单人创意使用棒棒,并在多种评价方式中完善创意成果
(1)幼儿将棒棒放在自己小组队伍前面的收纳筐中,要求幼儿在每轮运动结束后都将棒棒放到队首的收纳筐中。
(2)单人创意使用棒棒往返行进一次并交流创意,结合教师评价的方法引导幼儿提炼出创意行进包含的两个元素:使用不同身体部位,用身体某一部位做不同动作,激发幼儿更多创意。
师:请你来表演一下你是怎么使用棒棒行进的,你使用了什么方法?(握、扛、夹等动作)你的方法可以用到身体的××部位,我们还可以用到哪些其他的身体部位?你还和棒棒一起做了什么动作?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身体部位和棒棒做哪些动作?再来试一试吧!
(3)再次单人创意使用棒棒往返行进一次,结合自评的方式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创意,小结出创意行进的第三个元素:使用不同的动作完成往返(走、跑、双脚跳、跨跳等),并引导幼儿观察学习同伴的优点为之后的同伴互评做好准备。
师:你是怎么玩棒棒的?你觉得自己这个创意怎么样?好在哪里?用到了身体的哪个部位?做的什么动作?你是用什么方式完成往返的?除了这样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方式行进呢?请你来试试看。大家一起再次展示新的创意,请注意你同伴的创意,学习别人的优点。
(4)单人创意使用棒棒尝试用不同的行进方式完成往返,结合互评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同伴的创意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收到建议的幼儿要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
师:“说一说你觉得谁的创意比较好?他的创意好在哪里?用了身体哪个部位,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前进的?你觉得怎么做可以更好?请你试一试。
5.两人合作创意使用两根棒棒,并能正确清楚的评价自己与同伴的创意
(1)两人一组,分组自由探索使用的方法。
(2)请个别小组展示介绍使用棒棒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用多种评价方式完善创意成果。
(3)每组幼儿展示合作创意,教师引导幼儿明确合作必须是两人一起完成,并请幼儿自由互评,引导幼儿对别人的建议表示感谢。
6.小组合作,利用器械收纳筐(带轮)和棒棒做出创意造型行进
(1)请小组幼儿合作,用全组幼儿的棒棒与器械收纳筐一起摆出创意造型,并为造型取好名字进行展示。
师:棒棒在工作中遇到很远的路时,就可以选择使用交通工具,重庆的交通四通八达,有汽车、轮船、轻轨、飞机等等,可能还有你们创造出的新的交通工具,要给你们的造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各组摆出创意造型并一一介绍造型名称,其他组幼儿评价。
(3)听取其他人的建议,做出修改计划,完善自己组的造型,并展示调整后的新造型。
师:你们觉得谁的哪一条建议对自己有用?造型还需要做调整吗?怎么调整?你们要对提出建议帮助到你们的人怎么表示?
(4)小组合作造型创意行进,感受小组合作创意行进的乐趣。
延伸活动: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将已经比较熟悉的运动器械进行单人或者多人的创意行进,并逐渐总结成“一物多玩”的体育游戏开展。
专家点评
珺珺老师设计的活动《山城棒棒军》可以用“特别的材料”和“创意的行进”来点赞。
“特别的材料”是指棒棒军的工具,在活动中没有采用棒棒军的实物工具,而是选用更安全更轻便的“空气棒”,既保证了活动的安全性,又提升了活动的有效性。
"创意的行进"是指活动的途径,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孩子们运动强度的从弱到强。活动方式上从个体到小组再到集体,而在这些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学习中自始至终坚持了一个"创意"的核心,在行进中发展儿童运动能力,在创意中激发儿童创造潜能,为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背景下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做出了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和探索。
幼儿园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转身接物的动作,发展手眼一致的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
2、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器械,感知不同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的关系。
3、能自选器械、游戏内容,与同伴共同有序摆放、收拾活动器械,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自主、创造性地玩。
活动准备:
1、圈、棍、球、沙袋各8"10个,体操垫5块、塑料筐5个,积木若干,泡沫垫若干。
2、幼儿有自选体育区域游戏的活动经验。
活动过程:
1、自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器械,听音乐在场地活动。
2、引导幼儿“转身接物”。
3、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游戏场地,幼儿自选体育区域进行游戏。
4、放松活动。
反思:以提问的形式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并让他们知道孙悟空有那些本领。在接下来的环节自由活动探索器械的玩法,在这个环节中小朋友基本上能想出其玩法。不过也有些小朋友在那里想到了“对练”。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布置游戏场地,幼儿自选活动区域进行游戏。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没有强调不能碰到圈。因此场地比较乱,这是我没有注意到的。
幼儿园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毛线柔软的特性及其多样性,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意将毛线变形,充分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毛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准备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毛线若干2、瓶盖、土豆、泡沫、橡皮泥、积木、瓶子等材料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毛线站起来。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小朋友你们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口袋,小朋友猜一猜里面装了什么呢?幼儿猜:(好吃的东西、玩具、糖等)小朋友猜了这么多,你们想知道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吗?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指名幼儿摸口袋)二、了解毛线用途:
幼儿从口袋里摸出毛线,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毛线)毛线像什么?毛线有什么用?教师总结:
三、玩一玩、变一变1、今天张老师要用毛线来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好了,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教师将毛线弯曲成“s”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孩子回答。毛线好玩吗?幼儿答(好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好玩的毛线,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毛线,教师观察指导。(孩子把毛线变成了o形、s形、w形、小鸟的形状、花的形状、蝌蚪的形状、草的形状、各种数字的形状等)3、教师总结:你们的小手真厉害,能够变出这么多的东西来。
四、启发幼儿思考探索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毛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毛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
2、幼儿自由讲述让毛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橡皮泥、积木、袍沫等等)3、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瓶子、盒子等,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毛线站起来。
4、幼儿分组尝试操作,让毛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画一画:
1、线宝宝除了摆造型,还会跳舞呢!我们请它在纸上跳个舞好吗?
2、教师捏住线宝宝的头,放到水彩颜料里浸湿,然后在纸上拖行或抖动。
3、请幼儿欣赏教师的作品,产生绘画的欲望。
4、幼儿作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展示作品,请幼儿说说线宝宝是怎样跳舞的。
幼儿园活动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地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1、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塘、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连、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
2、活动室布置成演播厅场景。
3、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
4、作画时用的轻松的音乐磁带和游戏结束时用的激昂的音乐磁带各一盒。
教学过程:
一、幼儿进入演播厅,自由结伴分别入座红、黄、蓝队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猜一猜,画一画”节目的演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小樊姐姐,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来宾:这是红队,欢迎你们!这是黄队,欢迎你们!这是蓝队,欢迎你们!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幼儿:ye!)
二、尝尝味道,说说味道、猜猜味道
1、师:今天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要请你们来猜味道,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味道吗?(幼儿回答)
“我这儿有一个百宝箱,里面就装着各种味道,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到百宝箱丽尝味道,等你尝好了味道就告诉大家你的感受,但是你不能直接说出你吃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的,而是要告诉大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会想到什么事情,猜对的小朋友所在的队就可以加上100分!
2、教师启发性示范。
3、幼儿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各队得分情况。
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二个环节“我画,我画,我画画画“(幼儿:ye)
三、尝尝味道,想想味道,画画味道
1、师“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纸包,打开细细品尝,然后合上眼睛慢慢体验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怎样用画来表达,用笔画出来。
2、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启发指导。
3、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大胆落笔,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味道。
四、说味道
1、把画按红黄蓝队贴在记分牌上。
2、每位
幼儿都上来介绍自己的`画。
3、幼儿互相观摩、交流、评价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师“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两颗爱心,一颗代表100分,你可以把爱心送给你认为画得最有趣的最好的画。“
4、请嘉宾加分并点评。
五、在音乐声中结束
师:现在分数出来了,红队---分,黄队---分,蓝队---分,今天的冠军队是―队,让我们一起来祝贺他们。
把味道画出来真有趣,我们回家后再尝尝别的味道,然后再把它画出来,好吗?今天的节目就到这,谢谢大家的参加,再见!
课后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2、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
请问这个画味道的示范画呢?我想看看。
幼儿园活动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会用蜡笔简单勾画出物体的形象,尝试用盐进行作画。
2、感受撒盐画所产生的奇妙画面效果,体验作画的乐趣。
3、喜欢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毛笔、黑色蜡笔、水彩颜料、盐、画海底背景的大幅画纸、涮笔筒、装有6种颜色的玻璃瓶、幼儿反穿衣、抹布、音乐《神秘园之歌》、海洋精灵音频、海洋动物视频课件。
经验准备:幼儿能正确使用蜡笔进行作画:知道大海里住着哪些小动物。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海底世界参观,那里有好多好多的海洋宝宝,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儿边看海底世界动画边进入活动场地,到小椅子前坐好。
(二)调动已有经验,简单勾画出物体形象。
1、播放小动物求救音频,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师:你们愿意帮助海洋宝宝吗?快找到你们的魔法蜡笔去解救它们吧!
2、幼儿在画纸上简单勾画出小动物的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在规定时间内用蜡笔在画纸的合适位置画出各种海洋动物形象。
3、幼儿简单交流所画海洋动物。
师:你营救了哪个海洋宝宝?你们营救了这么多的海洋宝宝可真厉害呀,海洋精灵也有话要说对你们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播放音频,对小朋友表示感谢并导入下一环节。
(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尝试用盐来作画。
1、幼儿自由讨论,大胆表达给海洋宝宝制作魔法衣的办法。
师:怎样才能给海洋宝宝制作一件有魔法的衣服呢?
2、利用儿歌,教师示范湿画法与撒盐法。
教师边操作边用儿歌的形式讲解湿画法的具体操作要:拿起小毛刷,水里蘸一蘸,旁边刮一刮,找到小宝宝,轻轻擦一擦。
教师边操作边用儿歌的形式讲解撒盐法的具体操作要:三个手指头,捏住魔法粉,轻轻动一动,全身都涂匀,不多也不少4、幼儿尝试用盐进行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按照儿歌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毛笔,控制好水分:上色动作要快,注意色彩的衔接;撒盐要均匀且量少。
鼓励完成较早的幼儿去观察撒盐后的色彩变化以及欣赏、其他幼儿的作品。
(四)欣赏交流作品,感受撤盐作画的奇妙。
1、展示幼儿作品照片,请幼儿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海洋宝宝,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撒盐后画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导幼儿观察撒盐后放大的画面照片:
教师小结:盐会吸收周围的水分,留下像雪花、蒲公英一样的痕迹。
3、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经验回忆特殊作画形式
师: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用来作画,你还知道哪些?出示特殊做法工具的图片。
中班美术活动《给宝宝洗澡》课后反思
活动设计中,我以情景游戏为载体,贴近幼儿实际生活,以帮助海洋宝宝制作魔法衣为活动主线串联起了各活动环节及作面步骤,让幼儿在玩中画,在玩中学。初步体验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创作,感知盐在融化时将颜色化开,干后产生雪花的肌理效果。同时更希望能在绘画中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情绪,和撒盐画的新奇有趣,在绘画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以“参观海底世界”导入,提高幼儿兴致,吸引幼儿兴趣点关注到各种海洋动物中来。考虑到中班幼儿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只是单纯的语言描述海洋动物,部分幼儿可能难以想象进行绘面。为使活动更有趣,能力较弱的孩子也能跟的上,参与其中,活动中又添加了“步行参观”的环节,加深幼儿对各种海洋动物的记忆。如:整鱼、海龟、水母、小丑鱼等,即便能力较弱的孩子也能够清楚的进行绘画。之后通过海精灵求救,极大地激发了幼儿进行创作的积极性,在音乐结束后他们也能非常迅速的回到位置,在简单交流后再次播放海精灵的求助音频,在通话的世界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帮助海洋宝宝们,于是我利用“魔法口诀”重点示范了湿画法与撒盐法,儿歌的使用是幼儿非常迅速的掌握了作画的基本步骤。作画步骤演示完成后我马上对做画中的重点再次以情境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强调,使幼儿在之后的作面过程中完成的较好。
在活动中倡导幼儿自由选色和搭配,在幼儿需要我帮助时我才去帮助他,给予意见和指导,如果孩子不需帮助,我尊重它的选色与搭配,我不会把我的想法强加于他的思想。
在作品欣赏环节,由于作品不便于竖起直接展示,所以我选择了拍照投影的形式,在幼儿即将完成时请配课老师拍照并添加到课件中通过大屏幕向幼儿进行展示。作品交流我主要采用幼儿互评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他人作品中的有点,并鼓励幼儿在以后的创中将这些好的微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里。
本次活动来源于生活,最后自然也要回归与生活。因此我做了“生活中那些物品可以用来作画”的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物品与曾经的作面经验,拓展幼儿的思维。
在看一看、试一试、画一面、玩一玩中,孩子了解了撒盐画的奇妙,也体会到了美术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幼儿园活动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 幼儿教案模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