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动物教案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灵活的教案,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保持教学连贯性,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清晰地传达知识点,减少学生的疑惑,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认识的动物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7篇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在游戏过程中逐步认识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名称及字宝宝。

3、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头饰:小鸡、小鸭、小猫、小狗若干。

活动过程:

1、声音导入

播放动物叫声音频。

2、教师:小朋友都很认真的看完了声音,请你们猜一猜这些声音都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呢?

请幼儿说一说声音里的小动物。

3、逐一出示这四种小动物图片。

请小朋友认读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字卡,并让幼儿学出这几种小动物的叫声。

4、看字卡做动作。

教师分别出示这四种小动物的字卡,请幼儿作出相应的动作。

5、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知道小鸡、小鸭是家禽,小猫小狗是家养宠物。

6、教师给幼儿讲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利用儿歌的形式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7、游戏:到小动物家去做客。

让每个幼儿分别戴上这四种小动物的头饰,老师说完儿歌后,戴哪一种动物头饰,小动物就到哪个小动物家去做客。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小动物,掌握相应的名词及和几种小动物动作有关的动词。

2、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说完整的语句绿色的草地长长的鼻子。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幅,添加图片(大象、皮球、蚂蚁)按故事内容设制。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背景图;“这个地方真漂亮呀,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大象,开始讲故事。老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表情的把故事讲一遍。

2、老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谁来到了一片绿色的草地上?(一只大象)。“扑——”,大象用什么喷出了红皮球?(长长的鼻子)。红皮球飞呀飞落在哪里了?(山坡上),红皮球滚呀、滚呀!碰见了谁?(小刺猬)红皮球掉在哪里了?(水里),看见谁在水里?(蚂蚁)。小蚂蚁得救了吗?(得救了),他怎么做的?(爬上了红皮球)。谁把皮球勾上来了?(大象)。

3、引导幼儿比较大小:看看图中谁比谁大?(大象比红皮球大,红皮球比蚂蚁大)。谁最大?(大象)。谁最小?(蚂蚁)。

4、老师用提问的方法小结:一只大象来到哪里,(绿色的草地上),学说完整句“绿色的草地”。他的鼻子怎么把红皮球弄出来的?学说语句“长长的鼻子”。红皮球飞到哪里,又滚到哪里,最后掉到哪里?谁在水里喊?他怎么样了?谁救了他?大象又怎么救了小蚂蚁呢?故事最后是怎么说的?老师在请小朋友回答的同时,加深他们的记忆。

5、老师再完整的复述一次故事

延伸活动:

老师在日常活动中适当引导孩子用已学到的新词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如大象用鼻子喷皮球,还有什么可以喷东西呢?让他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巩固已已经掌握的词,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附:故事“大象、皮球和蚂蚁”

一只大象来到一片绿色的草地上。“扑——”,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把一个红皮球喷了出去。红皮球飞呀飞!“砰——”,红皮球落在山坡上。红皮球滚呀滚呀!“咚 ——”,红皮球掉进河里。“救命呀!”一只蚂蚁在水面上挣扎。小蚂蚁爬上了红皮球。大象正好从河边经过,他用长长的鼻子把球勾上河岸。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重点难点:

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今天我们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开个小超市,怎么样?师生动手整理聘请超市小营业员

二、我学会了吗?

1、小超市开业了!

先请我们的营业员来介绍一下里面的商品吧!

(重点放在物品的质量)

2、估一估,多少个香蕉大约重1千克?

(估计后,可以称一下进行验证。)

3、你喜欢的食品重多少克?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200个呢?

5、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丰收园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板书设计:

1kg=1000g

1t=1000kg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斑马线的作用,了解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有过马路走斑马线的意识,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在操场上布置斑马线、斑马图片、故事内容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过马路

1、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外面郊游,去的路上会经过一条斑马线。

2、组织幼儿到操场上,教师带领幼儿边念《交通规则要记牢》的儿歌。边经过事先布置好的斑马线。

3、请一个老师手持信号灯,站在斑马线的路口上变换红绿灯信号。

游戏规则:用报纸制作斑马线在操场上设置一小段,让幼儿们注意要签着大人的手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信号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二、故事导入:

1、播放ppt,讲述故事“有一群快乐的主动放慢了速度”。

1)今天有一群小动物到我们班级来,他们要给我们说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马路上的斑马线》。

2)小动物们是怎么过马路的?(坐在斑马叔叔的背上,让斑马叔叔驮着过马路)

3)可是斑马叔叔每天这么背小动物过马路,他多累啊,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幼儿想办法)

4)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小动物们也想到好办法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办法。

2、讲述故事“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一点也不害怕了”。

1)小猴子想了个什么办法?(在马路上涂上跟斑马身上一样的白色条纹,画斑马线)教师出示斑马线图片。告诉幼儿马路中间人行横道上的一条条白线,就叫斑马线。

2)为什么要叫斑马线?出示斑马图片。

3)现在小动物们有了斑马线,他们是怎么过马路的?(看看旁边有没有车,再走斑马线)

3、现在小动物们找到好办法了,在马路上画上斑马线,过马路再也不怕了。

二、讨论:斑马线的作用

1、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斑马线?

2、哪些地方有斑马线?

3、你过马路的时候是走哪里的?(斑马线)

4、为什么要走斑马线?斑马线到底有什么用?

5、小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斑马线是专门为行人准备的,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我们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地放慢了速度,这样我们可以放心地过马路了。

三、认识有关安全的标志

1、请你们看看她们这些人在干什么?这么做危险吗?

2、师小结:在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这些标志,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位公民,一定要从小就懂的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道等。

四、活动结束:带领幼儿去幼儿园寻找有关安全标志的图片。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具准备:

体秤、生活实物。

教学构想:

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

教学过程:

一、导课复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 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

(1) 小兰体重32( )。

(2) 一个鸡蛋重50( ) 。

(3) 2瓶矿泉水重约( )。

(4) 7粒黄豆约重( )。

3、自主练习p8—11。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2)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问,集体交流。

4、自主练习p8—8 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作业布置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愿意说说在动物园看到的各种动物,并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2、能大胆的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激发爱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动物名称。

2、物质准备:幻灯片动物园拍摄的'照片。

3、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小红星若干枚。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过动物园呀?那你们在动物园都看见过什么动物?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都看见过什么动物。

2、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各种动物的图片。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动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幼儿与教师交谈。

1、请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1)请幼儿大胆猜测教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2)教师结合动物图片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说明那小动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喜欢,如:孔雀-美丽-会开屏…

2、请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1)提问"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的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喜欢的动物。

(三)送颗红星给喜欢的动物

请每位幼儿取一枚红星粘贴在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下面。

(四)游戏:猜一猜它是谁?

请个别幼儿上来模仿小动物,让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五)活动结束:

小动物们都很可爱,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关心和爱护小动物。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篇7

我和乌龟做朋友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小乌龟,了解感知乌龟的外形特征。

2、通过饲养、喂食、模仿乌龟爬,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3、愿意照料小乌龟,有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认识乌龟。

2、物质准备:师生共同准备乌龟和饲料,并将小乌龟放在玻璃缸里,每组一份,小木棍人手一根。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乌龟,引发幼儿对乌龟的兴趣。

(出示乌龟):今天,有个小客人要来和我们做朋友,我们看看是谁呀?

二、自由讨论,介绍乌龟。

你们喜欢乌龟吗?谁在家里饲养过小乌龟,小乌龟是什么样子的?请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三、观察、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1、分组观察、探索。

仔细看看桌上的小乌龟是什么样子的?他是怎么走路的?鼓励幼儿学一学,并引导幼儿用小棍轻轻拨弄小乌龟,观察小乌龟的反应。

2、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小乌龟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将食物放在玻璃缸里喂乌龟吃,引导幼儿观察乌龟进食。

3、了解乌龟游的习性。

小朋友,你知道乌龟除了会走,还会在水里做什么呢?

教师倒一些水在玻璃缸里,让幼儿观察乌龟游水,并带领幼儿模仿乌龟游泳。

四、送乌龟回自然角。

1、你喜欢小乌龟吗?你想怎样做呢?

2、使幼知道乌龟是我们的好朋友,启发幼儿爱护小动物,并带领幼儿一起送小动物回家(放在自然角)。

五、音乐欣赏《小乌龟》。

1、小乌龟真有趣,刚才,我们看见乌龟爬和乌龟游,你知道小乌龟还会爬山坡呢!

2、教师随着音乐表演唱《小乌龟》,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模仿小乌龟爬,并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在教室里走动。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7篇相关文章:

我认识的她作文通用7篇

认识左右的教案7篇

我认识的我作文5篇

我认识的我作文精选8篇

认识电的教案模板7篇

时钟认识的教案7篇

认识电的教案最新7篇

中班数学0的认识教案7篇

幼儿园认识手的教案7篇

认识数字16的教案参考7篇

我认识的动物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5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