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应急预案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减少损失,人们知道怎样完成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吗,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企业应急预案范文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篇1
为确保冰雪天气车辆通行安全畅通,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正常运行,我项目部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抗冰除雪时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抗冰除雪时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抗冰除雪时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抗冰除雪时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常用电话号码:110(报警电话)、120(急救电话)、122(交通事故电话)、119(火警电话)
二、紧急情况人员保证措施
项目部成立安全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由组长统一指挥,统一分工,其他人员按照组长分工,各司其职,使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开展,不得慌乱。项目部所有人员无条件服从救援领导小组管理,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三、预防措施
l、在冬季来临前,对项目部员工进行抗冰除雪常识培训,提高全体员工抗冰除雪、抵御冰雪灾害的能力。
2、坚持落实保畅责任,入冬之前备足防滑靴、工具、维护车辆防滑链,实时检修车通信号灯和防雾灯、夜行照明灯。
四、收费站应急措施
1.遇到冰雪天气,确保各收费站能正常开启所有车道防雾灯。这就要求项目部做好雾灯的检修维护工作;
2、当某一道口故障封闭后,在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还应做好服务工作。
3、应与监控中心保持密切联系,提前针对突发事件做出应急处理,确保车辆快速通行。
五、隧道应急措施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先报案、并上报主管上一级,现场人员竭力采取紧急救援措施救助伤病员,同时配合交警部门疏导堵塞的车辆上下站,做好司机人员的思想工作,对持u型卡的车辆,及时报告监控中心予以快速解决,重大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要设置警示标牌;
2、雨雪天气时要加大巡查力度,确保监控图像、情报板、柴油发电机、照明回路等运行正常;
3、当由于大雪天气出现隧道大面积停电时,及时查看柴油发电机启动情况、在停电的隧道洞口进行标示告示,督促监控中心跟供电局联系确保市电尽快恢复正常,同时保证柴油发电机的油量供应。
4、当出现高压线路由于积雪导致故障时,配合供电局查看具体故障点,尽快将其修复。
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篇2
为之后20xx年过后交通之后安全工作,保障旅客走得之后,走得过后,走得之后,保证国庆节假日期间之后秩序和道路安全生产之后生活过后正常运输,特之后本预案:
一、组织之后,确立领导小组
为之后我县20xx年之后国庆节假日期间过后运输之后,保障组织过后,我所之后道路运输领导小组:
二、运力保障
之后运输期间,根据州处的之后部署和我县实际情况,为确保运力的之后,结合客运站过后运行之后,安排3辆客运之后作为应急车辆,同时安排5辆5吨以上的之后作为我县客货之后的过后运力,货车安排之后具体如下:,以备之后时过后调度指挥。
三、加强之后管理
(一)之后开展隐患排查。班线之后、旅游客运、维修之后要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之后,认真做好过后安全之后排查治理,深入排查事故之后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参营之后技术状况、车载安全之后设施过后、驾驶员之后和培训情况、卫星之后监控设备情况等关键环节,对之后出的过后要强化之后、落实到人、限期整改之后,并过后隐患排查整治档案。对未之后培训教育的过后员和之后安全应急设施过后配备不齐全、安全之后状况不合格的过后一律不得之后营运。
(二)之后从业人员安全教育。道路之后企业在过后务必对之后驾驶员开展一次有之后性的过后生产培训之后,要结合道路运输之后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之后灾害或突发情况的之后处置操作过后,加强对之后人员的过后培训,进一步提升之后人员的过后操作技能和之后处置能力。
(三)之后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要盯紧超长客运、旅游之后等重要领域,进一步强化之后安全监管措施落实,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之后管控措施,如遇之后恶劣天气、道路断道或之后等预警情况时,运输之后要果断采取调整发班之后、绕道运行、停班等之后措施,避免冒险通进;对不具备之后通行条件的过后,坚决不得之后客运车辆发班通行;如已在之后途中的,要及时向之后员发送预警信息,通知之后员将车辆停放到之后地带等待,或在之后交警指挥下按照规定的之后线路运行。
(四)之后源头车辆动态监控。各之后企业要认真落实监控管理之后,对重点线路要实行之后候、全过程过后监控,及时发现和之后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屏蔽之后定位车载终端等违法违章行为,将之后隐患及过后苗头消灭在之后状态。超长线客运之后要认真落实凌晨2点至5点之后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严禁客运之后夜间22时至次日之后6时过后三级以下(含)之后公路。
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篇3
为做好防台风工作,现将《大酒店防台风应急预案》重新修订下发,请各酒店遵照执行。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酒店设立防洪防台风应急指挥部,台风来临时指挥部各组织成员必须立即在酒店做好防汛防台应对和值班工作。组织机构如下:
总指挥:酒店执行总经理
副总指挥:酒店分管安全工作的总助
成员单位:客房部、餐饮部、前厅部、工程部、保安部、财务部
二、台风程序
(一)台风前的自检准备
1、前厅部:收取大门口横幅及大门口的灯笼等装饰物及pop告示牌;大堂或电梯口摆放台风信息告示牌,并准备好台风提示卡交给客房部配入房间;准备雨伞雨具,前厅的每一位员工均应了解台风信息,及时解答客人询问,准备好前台应急照明灯,大堂副理应定岗在大堂,做好客户的问询工作并关注门口及大堂的情况及时上报,确保前厅正常营业秩序。
2、客房部、餐饮部、财务部:检查关闭各个房间、包厢、走道和楼道的门窗;做好对客的防台通知客房部应将台风提示卡配入房间;准备应急照明灯;
3、总机:负责了解台风情况及时报告酒店领导和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准备好应急照明灯、对讲机,并检查总机后备电源是否正常运作,并在部门经理指导下做好停电应急服务,做好客人的问询服务。
4、各部门应提早1天准备好报损布草,以便应急使用。
5、由工程部对酒店外围、平台、霓虹灯、广告牌、卫星接收器、各营业部门及承租户的门窗进行全面检查用铁线、绳子、木桩等加固,对不牢固的悬挂物应进行临时拆除。检查地下电房机房等重要部位,做好加固酒店大门,并切断有可能发生短路引发火灾的电路,水池应加满水,确保酒店的水、电、气正常供应,准备好足够的沙袋。
6、总办负责将台风信息传达于各部门所有员工,安排各部门负责人留店值班。
7、保安部通知宿舍保安员备勤,并配合工程部检查酒店外围、楼顶等重点部位的下水道、天沟是否通畅,准备照明用具及雨鞋雨衣,安全帽、手电筒、应急灯等。
(二)复检:由总办,工程部,保安部负责人按上述条款对各部门的准备情况进行复查。
(三)风势较大时应启动急程序:
1、保安部、工程部负责人应留守酒店随时应对突发险情,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做好抢修补救工作。
2、客房、包厢、布草、酒水、食品仓库若有渗水,所属部门应立即将房内物品转移到安全地点,工程部做好堵漏和排水工作。
3、前门的雨水可能倒灌流入大堂,保安部、工程部将沙包堆积在门口防止流入。pa班负责加派人手将积水清除。
4、后门的雨水可能倒灌流入员工电梯内,保安部、工程部将沙包堆积在后门口防止流入,后门岗保安负责将积水清除,如雨水已向电梯内倒灌,工程部应立即将电梯控制在1f以上楼层,禁止让电梯运行至-1f — -2f。
5、风力很大时,前门和后门应采取木塞、木板加固,以防玻璃门被风吹毁,加固时要适当保留部分玻璃门开启,以减少风力对玻璃门的阻力,前门玻璃由行李员和保安部领班共同看护。后门玻璃由后门岗保安看护。
6、风力很大时,大门岗保安员行李员应注意高空坠物并引导客人车辆停入地下车库,必要时须佩戴安全帽,前厅部应将总台台面摆放的台灯,花盆等收起,以免被吹倒。
7、电梯内若有进水,工程部应立即启动排水系统,清除积水,为避免若风力较大致使客梯无法运行,应将餐厅屏风推至电梯口遮挡。
8、当遇到停电时,工程部立即联系物业处进行发电,恢复照明。保安部维持停电时的酒店安全秩序。停电时餐厅收银台由餐厅管理人员负责到位看护,总台收银台由保安部前门岗及02或01看护。大堂副理、01,02应做好客梯服务,查询是否有客人被关梯,做好被关客梯客人的安抚工作,楼层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分散到各楼层、餐厅向客人做好解释及安抚工作。
9、天沟出现堵塞时,由工程部、保安部共同派人予以疏通,疏通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必须佩戴安全帽,必要时应系安全绳,由两人一前一后共同配合操作。应注意屋面设备层用电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现象。
10、风力特大时,办公室应负责通知宿舍员工禁止外出,在店外住的员工应安排留宿酒店,办公室及各部门负责人应劝阻下班的员工不得离开酒店,办公室应做好滞留员工食宿安排。
11、总机负责通过电视了解,适时向各部门负责人报告台风情况,如有机场,高速公路,各大桥关闭的信息应及时向前厅报告,前厅应及时向住店客人通告。
12、台风较大时酒店执行总经理,工程部经理,保安部经理,应留酒店做好应急准备,其他部门经理是否留住酒店应根据酒店安排,如有离店应向酒店执总报批。
(四)台风过后有造成酒店损失的,各部门应在二日内汇总上报损失情况。
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篇4
1 总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惠州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工作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损失,维护本公司及企业稳定,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2 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发生废水、固废处理系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化学品废弃污染事件以及各类事件应急措施。当事故超出我公司可控制能力以外时,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我公司进行处理。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惠州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专家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
1领导机构
突发环境事件应由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公司运营管理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企业法人或者总经理任组长,运营管理主任副组长,其他技术、生产、工程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应急领导机构设在公司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联络应急指挥部各部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及时了解情况,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按照应急指挥部下达命令和指示,组织协调、落实全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本司应急小组成员组织图见附表。
2 各成员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协调突发环境污染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污染应对工作,必要时应与客户,当地政府沟通合作,寻求最适处理方法。
遇到重大和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要马上联系当地省或市环保局,由该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组织。
3综合协调机构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4 专家咨询机构
环境应急指挥中心设立突发环境事件专家咨询机构为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专家组,聘请有多年环保经验及相关科研单位人员组成。
主要工作为:为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做好参谋,并参与和指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5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由环境科组织成立,其主要只能:
(1)负责定期宣传、培训与演练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2)负责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环境应急处置、检验、检测等专业人才。
(3)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4)善后处置在处理好污染、维修好设备后,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染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分析最可能原因。针对于此对设备进行加装或改造避免下次有类似事件发生。
4 预防和预警
4.1信息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要针对各种可能会在公司内发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作出完善预测预警机制,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原则。
4.2预防工作
(1) 开展对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普查,掌握公司内危险污染源种类、危害及地区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由于该污染而引发事件以及对应方法和现今对该污染处理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
(2) 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3预警及措施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涉及范围,将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发布由应急领导小组委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到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处理事故
(2)发布预警公告,通知各相关部门。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4.4 预警支持系统
(1)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环境安全评价科学预警系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
(2)建立环境应急资料库。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数据库系统、生态安全数据库系统、突发事件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恢复周期检测反馈评估系统、辐射事件数据库系统。
(3)建立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根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协调指挥中心及通讯技术保障系统。
5 应急响应
按突发环境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i级响应)、重大(ii级响应)、较大(iii级响应)、一般(iv响应)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1信息报送与处理
(1)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环境污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发现废水、危险固废处理等突发环突发环境环境污染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环境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厂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
(2)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可立即拨打珠海市环保局监查分局三大队电话.
2指挥和协调机制
(1)指挥和协调机制
环境应急指挥中心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环境危险废弃物、危险化学品泄漏、废水应对工作。
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废水、固废等环境事件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后援队伍和事件所在地生产部门调查出污染源、污染种类、物质。各部门接到事件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发生环境事件部门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基础资料,环保、交通、水利等有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环境应急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
(2) 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① 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② 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工作
③ 协调各部门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④ 协调受威胁周边地区危险源监控工作、
⑤ 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3废水、处理设备故障
污染事故设备故障导致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要采取应急措施
⑴ 废水设备处理应急措施
① 处理设施因设备故障等原因,而导致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维修部门进行抢修,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② 废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时,尽量减少污染排放,使废水排放量减小,同时采取人工方法进行处理。
出现超量排放时,应加大提升泵流量,同时加大曝气量,尽量使污染减少到最小。
出现故障时,公司应及时向主管环境部门汇报。
操作人员应每天对设施进行检查,对出现异常现象或隐患,应及时解决或 重点监视。
4信息发布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由各级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让员工做好防止、准备工作。
5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件特点,配备相应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1) 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污染源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事件现场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必要;
(2)应急终止程序
① 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向现场救援指挥部提出申请;
② 经过专家讨论,取得一致意见,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③ 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终止后行动
①环境应急指挥部指导专家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
②环境专业主管部门负责起草特别重大、重大环境事件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上报。
③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会同个相关部门领导人进行商讨,做出应急过程评价及应急预案。
6 应急保障
1资金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需要,提出项目支出预算报财政部审批后执行。
2装备保障
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积极发挥现有检验、鉴定、监测力量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
3 通信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配置必要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各人员之间联络畅通。
4 人力资源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企业与上级环保政府部门组成环境应急网络。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5 技术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要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环境应急数据库,组建专家组,健全环境应急机构。
6 定期宣传、培训与演练
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7应急能力评价
7 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在处理好污染、维修好设备后,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染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分析最有可能原因。针对于此对设备进行加装或改造。避免下次有同类事件爆发。
8 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和出现新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2奖励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个人和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3 责任追究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部门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对其甚至其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其他人员生命构成危害保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权利。
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引起突发环境事件;
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
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
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
盗窃、贪污、挪用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
有其他对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
4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5预案解释
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篇5
一、基本概况
街道位于普陀城区西北部,东与东港相连,南接沈家门街道办事处和舟渔公司,北靠展茅街道,西与定海临城街道相接。
街道区域总面积44.1平方公里,辖6个农村新社区、一个城市社区,人口3.2万。按区域分布现状,自然形成芦花、勾山、舵岙三大片。
街道现有山林面积24612亩,耕地面积15135亩,其中水田9143亩,旱地5992亩。
街道有三个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112家,2008年街道工农业总产值64亿元,人均收入10818元。
二、防台、防洪现状分析
1、水库河网现状
街道区域内现有小二型以上水库6座,小山塘13座,总蓄水量641.72万立方米,其中沙田岙水库、芦东水库、南岙水库、应家湾等四座水库由市水务局管理,蓄水量为435万立方米。这些水库、山塘在蓄洪、灌溉、饮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工农业生产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有些水库、山塘虽进行过维修、保养,但由于这些水利工程大部分建于50-70年代,受当时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致使防洪标准偏低,特别遇台风、暴雨天气,易出现险情,危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去年三防检查中,勾山水库被鉴定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结束。
河流按自然形成划分勾山河、芦花河、舵岙河,总长度为41.435公里,蓄水量为129.3万立方米,从2000年开始街道对河道进行整治,已完成了28公里主河道标准河道建设,但由于3条河道的入海口距离较长,加上境内有的河流比较狭窄,遇台风或暴雨天气易造成农田被淹,影响社会稳定。
2、海塘、矸闸
新花标准海塘总长337米,于99年在二线塘的基础上已建成50年一遇标准海塘。有矸闸10座,24孔共42.5米,其中海矸出水口三座,9孔共18米。这些水利设施在抵御自然灾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塘矸在2007年被三防鉴定为危险矸闸,现正在同省设计所联系,准备在今年扩建为2m/4孔的电动矸闸。
3、工程建设
随着工业园区开发力度的增加,特别是一些在建工程,大型广告牌等都存在事故隐患,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
4、危房户及简易工棚
街道有危房共有42户,分别为蒲东社区、曙光社区、南岙社区、芦花社区、红旗社区、蒲岙社区。因这些房子建造年代比较早,有的房子陈旧老化,而且大多数又是比较困难群众,还有大量居住在勾山区域内的外来民工,很大一部分人员都居住在简易工棚里,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而且居住也比较分散,存在一定的事故隐患。
三、主要防御对象
1、水库、山塘在三防检查中,芦花施家岙点大湾山塘建在屋脊之上,除险加固工程基本结束,但还是被列入三防重点,仍需加强巡查和观察。今年街道对勾山水库大规模进行维修,降低了蒲岙片的防涝蓄水能力,遇台风天气需重点进行巡防。由农业科负责落实抗台措施。
2、河网,三条主要河道已进行了28公里的标准化建设,还有两公里勾山河五期正在建设中。仍需对河网的阻碍物,加强检查清除,现已落实河道管理人员,特别对矸闸旁的阻碍物加强检查、清除,以免影响排洪,由农业科负责处理。
3、海塘,虽然已建造了50年一遇的标准海塘,仍需加强巡查,已落实海塘巡查员对该海塘的巡查观察,以免突发性事故发生。由农业科落实。
4、矸闸,所有矸闸已落实管理人员,但新塘矸闸在三防检查中,已列入病危矸闸,现作了加固等工程处理。除管理人员加强观察外,仍需红旗社区密切注意,已同省水利设计所联系准备修建(矸闸管理人员名单见附表二)。
5、危房42户已同社区干部联系,遇台风天气,迅速转移安置点,由社发科、各社区落实处理(危房户责任分工见附表三)。
6、外来民工,主要分布在乐业公寓、在建工程、简易工棚以及各社区,特别在原徐家村和原刘家湾交界点,以及原施家岙村、原芦花村的简易工棚和租用废弃的民房,遇台风天气易造成不安全隐患,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转移到安全地带,由经贸科、社发科及各社区负责处理。
7、安全避灾中心。
红旗片如应家湾水库一旦发生险情和特大灾害性天气,迅速组织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再到红旗社区办公楼避灾,该避灾中心可容纳600人。
芦花片如芦东水库、沙田岙水库、南岙水库一旦发生险情和特大灾害性天气,迅速组织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再到南岙社区办公楼和芦花社区办公楼及敬老院进行避灾,该两个避灾中心可容纳800人。
蒲东片如低洼地一旦发生险情和特大灾害性天气,迅速组织好村民(包括外来居住者)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再到浦东社区办公楼进行避灾,该避灾中心可容纳300人。
勾山片如勾山水库、小蒲岙水库一旦发生险情和特大灾害性天气,迅速组织好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再到蒲岙社区办公楼(包括救助中心)和勾山街道文广站办公楼进行避灾,该两个避灾中心可容纳1000人。并请社发科、财政科安排生活及日常用品,平阳派出所、医院要组织救护小分队进行抢救和防疫等工作措施。
8、企业单位、工业园区建设单位以及在建工程要加强督查。随着工业园区的扩大,蓄洪能力有所减弱,更要注意工程建设中,由于围坝砌筑等原因,一旦遇暴雨不及时拆坝泄洪,极易造成农田和民房受淹。因此施工队随时做好拆坝准备,由经贸科、建设规划科、城管科和农业科负责处理。
9、为确保勾山的经济发展,落实企事业防台人员和措施,由经贸科负责(企业责任分工见附表四)。
10、广告牌等遇台风天气,极易被台风刮落,影响行人的安全。由城管科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加固或拆除)。
11、学校、交通、电力、通信等。
学校共有5所,根据台风的强度,适时宣布停课(区教育局),由社发科负责处理。
交通:遇台风天气,由于路面较滑和视线差,遇红、绿灯停电,需交警指挥,由浦西交警队负责处理。
电力:电杆由于年久老化,易断杆、断线,影响排洪、照明和安全,由浦西供电所负责巡查抢修。
电信:在台风期间断线,影响群众报警呼救,由浦西电信支局负责维修(确保通讯设备畅通)。
广播电视:在台风期间断线,影响群众接收台风讯息,由广播站负责维修。
四、工作机构、职责:
1、指挥部主要职责:
勾山街道三防工作指挥部组成人员如下:
指挥:刘明永、刘根忠
副指挥:沃其宏
成员:陈豪、戴全军、李华国、忻满海、乐万平、唐飞国、韩启国、王玉芬、刘裕祥、陈文平、陈达(派出所指导员)。下设办公室,戴全军任办公室主任。
全面部署落实、督查全街道的防台工作;发布抗台指令;处置突发事件,发布抢险命令,贯彻执行上级命令;宣布台风解除,组织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工作。
2、指挥部下设组织和职责:
(1)、面上组
负责领导:沃其宏。联络地点:二楼小会议室。组长:戴全军,成员:史全根、唐海涛、金开恩、陈静、郭萍、缪富强、余岳信。
主要任务:在党政领导和“三防”小组统一领导下,部署全街道防台防汛工作,组织面上抢险队伍,检查、落实水库、山塘、矸闸、海塘、河道蓄水情况等安全防汛排涝工作,及时传达上级指示,了解情况,布置任务,调剂三防物资,调度抢险队伍,应付突发情况,统计灾情,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防台抗灾情况,收听记录台风消息,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2)、曙光社区
负责领导:周吉敏。联系地点:曙光社区办公室。组长:唐飞国,成员:刘蓉璐、李华国、忻满海、黄伟、张善忠、吴信定、陆友初、裘敏轶及社区工作人员。
主要任务:勾山矸、新花矸、五眼矸、三益堂矸、中横矸、荷花矸、海塘安全和低洼地住户及危房户撤离等防汛抗台工作,并及时组织村干部和所属学校教师做好抗台抢险救灾工作。
(3)、浦东社区
负责领导:郭武军、陆春娟,联系地点:浦东社区办公室。组长:方海峰,成员:李新建、赵婷婷、翁存其、吴海波、陈科觐、芦静儿、李月飞及社区工作人员。
主要任务:负责平阳浦矸闸、观矸头矸闸、半潜龙矸闸安全及危房户撤离等防汛抗台,并组织村干部和所属学校教师做好抗台抢险救灾工作。
(4)、蒲岙社区
负责领导:林盛国、李侠。联系地点:蒲岙社区办公室。组长:黄一平,成员:陈志德、李维持、李桃女、王松祥、陈华夫、张素银、陈小芬、丁侃敏、严伶俐、李浩、陆舟江及社区工作人员。
主要任务:负责勾山水库、小蒲岙水库及危房户撤离等防汛抗台工作,并组织村干部做好抗台抢险救灾工作。
(5)、南岙社区
负责领导:任建军,缪科平。联系地点:南岙社区办公室,组长:陈豪,成员:陶庭彬、杨羚弘、唐富强、虞喆达、丁碧霞、袁斌、陆方纬及社区工作人员。
主要任务:负责芦东水库、沙田岙水库、南岙水库、塔岭下山塘、邵岙山塘、赵家岙山塘等及危房户撤离等防汛抗台工作,并组织村干部做好抗台抢险救灾工作。
(6)、芦花社区
负责领导:冯卫平。联系地点:芦花社区办公室,组长:姚国兴,成员:王玉芬、郑巨鸣、张弛、缪科意、郑琦、缪军飞、张虞琪及社区工作人员。
主要任务:负责芦花村山塘2座(特别注意大湾里山塘)、岱浦庙山塘及危房户撤离等防汛抗台工作,并组织村干部和
所属学校教师、敬老院做好抗台抢险工作。
(7)、红旗社区
负责领导:林岳军、翁忠财。联系地点:红旗社区办公室,组长:韩启国,成员:卢春祥、李达(小)、刘裕祥、刘海波、郑叶、王舟萍、庄丽珍、朱松琴、于志萍、刘飞球、任玲玲及社区工作人员。
主要任务:负责应家湾水库、吴家岙山塘、新塘矸闸及危房户撤离等防汛抗台工作,并组织村干部和所属学校教师做好抗台抢险工作。
(8)、浦西居委会
负责领导:王良艳。联系地点:社区办公室,组长:刘海成,成员:缪秀君、徐菊娣、张芬、金晶、徐芬芳。
主要任务:浦西一带的安全防范措施。
(9)、企业组
负责领导:刘尊良。联系地点:经贸科办公室。组长:乐万平。成员:庄岳良、岑国栋、何恩平、方开良、王彩球、何锡康、周峰华。
主要任务:负责各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广告牌等以及在建工程的防汛抗台工作,并及时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建设单位人员做好抗台抢险救灾工作。
(10)、后勤组
组长:李达(大)。成员:张巧佩、王珊珊、陈敏敏、朱博群、缪开宏、陈如龙、任凯军、任永炳、蒋明、芦国平、朱辉、朱勇、苗志方、傅亿仁、朱亚凤、陈军。
主要任务:汽车、抗台物质调度,伙食安排等工作。
广播站值班人员:汪怡。
(11)、电力抢险组
组长:毕成忠(手机:xx),成员:郑韶华、严伦、邹国龙、王力、周岳飞
(12)、广播电视线路抢险组
组长:陈文平(手机xxx),成员:袁久善、赵志平、戴红斌、洪海忠
(13)、邮电通讯线路抢险组
组长:虞建军(电话:xx),成员:电信局等6人
(14)、抢险预备组
组长:冯卫平。成员:街道小分队、社区干部和群众、勾山水厂抢险分队以及当地驻军。
(15)、治安巡逻组
组长:施佳波(电话:xx),成员:派出所民警及辅警。主要任务:治安巡逻,并下派1-2人协助社区工作,抢救被洪水围困群众及其它人员转移为主
(16)、卫生医疗组
蒋敏菲(勾山卫生院手机xx),成员:勾山卫生院医生。主要任务:治疗受伤、患病群众。
(17)、交通抢险组
组长:沈卫民(电话:xx,虚拟号:xx),成员:浦西交警队等6人,主要任务:负责交通安全。
五、防台讯期:
4月15日至10月15日。
六、三防值班电话:
xxxx
七、抢险物资的储备、调运
xxx
八、抗台防台行动方案
(1)海塘、矸闸、水库、山塘、河流、围坝等设施检查,由分管领导、农业科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2)及时收听、记录台风消息,并向党政领导人及三防负责人通报台风动向,调查水库、河流蓄水情况(负责人:戴全军)。
(3)通知广播站向街道居民通报台风情况,要求做好防台抗灾准备。
(4)刘明永书记、刘根忠主任检查督促全体领导小组成员上岗到位,街道机关三防领导小组成员特殊情况外出须经书记或主任批准,并尽快回街道待命。
(5)各三防责任组按责任区域全面通报台风最新消息,并检查落实抗台准备工作。
a、通知海塘、矸闸、水库管理人员立即上岗加强巡查,作好防台各项准备工作。
b、通知危房户和居住临时棚舍的外来人员作好撤离准备(附各村危房户及外来临时棚舍居住户名单)。
c、切断农排线电力线路。
d、电力、通讯、广播、卫生院组织抢险队。
(6)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报台风将于几小时后在本市登陆或将对本地造成严重影响时:
a、机关三防责任组全体成员统一调配、统一指挥,立即在街道集中,由指挥部布置抗台任务,迅速赶往责任区域组织抗台。
b、广播站及时广播台风信息及街道抗台新动向,动员全街道居民行动起来,投入抗台抢险工作。
c、各抢险车辆到街道集中,由党政办主任缪科平统一调度。
(7)由面上组广播或电话等通讯工具通知抢险组上岗就位,必要时向驻军通报台风情况及抗台部署,做好抢险准备。
(8)面上组调配抗台物资(麻袋、钉耙等)到位,并及时调运到险情地点。
(9)各三防责任组组织危房户和临时工棚撤离,必要时根据省三防办文件精神,可采取强制性措施,具体由各社区(村)落实。
(10)在出现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时,海塘、矸闸、水库,值班人员和抢险人员在台风暴潮前撤离现场,转移到安全地带,负责人为三防责任组组长。
(11)在交通通讯中断情况下,由面上组成员负责联络,用各种方式向各责任组联系并及时向上级三防办汇报。
九、台风警报解除时
(1)修复所有电力、通讯、广播线路,修复后供电。
(2)面上组迅速调查核实灾情,连同抗台情况及时报有关部门。
(3)街道、社区、单位筹资及时修复水利设施及道路等设施。
(4)社发科开展救灾工作。
(5)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6)总结抗台经验,表彰先进。
十、预案的启动
当市气象台发布以下台风信息时启动预案:
1、台风(热带风暴)消息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台风正在发展,有可能影响我市。
2、台风(热带风暴)警报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台风正向我市迫近,将对我市近海造成严重影响。
3、台风(热带风暴)紧急警报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台风将在浙江省沿海或我市登陆或在东径124°以西转向北上。
十一、预案的实施
(一)当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时,主要做好以下防台准备工作:
1、街道三防指挥部领导及班子成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街道办事处,然后全部打开舟山海洋气象网站,跟踪台风动态,。
2、指挥部、面上指挥组即刻开始运作:
⑴面上组即刻起24小时值班,值班电话:白天3091839,夜间3091803;
⑵面上组记录跟踪台风动态,收发传递上级防台指令,并向副指挥报告;
⑶面上组向指挥部报告台风动态及上级防台指令;
⑷指挥部召开防台会议,分析台风动态,部署防台工作;
⑸根据防台会议精神,确定此次台风影响我市的可能性极大,面上组副指挥下达防台指令,要求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在一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履行防台职责,面上组及社区防台组按各自防台职责分工即开展工作,并向面上组郭萍通报防台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整理后向指挥部报告。
(二)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时,防台风等级为黄色。主要做好以下防台工作:
1、召开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防台动员会议,由指挥部部署落实防台工作。
2、根据防台动员会议精神,面上组副指挥发布防台指令:
⑴要求小型以上水库、山塘、闸门等水利设施的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对水库每3小时巡视一次,发现情况及时上报水利员史全根、唐海涛,同时各社区、企事业单位24小时值班;
⑵要求种植、饲养、养殖大户在台风紧急警报发布之前落实防台的各项工作,包括作物抢收、畜禽转移、物资转移、人员转移等由各社区落实处理;
⑷要求危房户、外来民工在台风警报发布后3小时内转移到安全地点(由经贸科、社发科落实);
⑸要求各企业责任人、值班人员全部到位,并24小时值班,同时在台风紧急警报发布前全部落实安全防范工作(由经贸科落实);
⑹进一步落实抢险物资,并根据需要发放(农业科落实);
⑺要求抢险队伍在勾山街道范围内原地待命,随时听候调动;
⑻要求在台风警报发布后,按防台指挥部要求,各社区防台组汇报防台落实情况,不留任何隐患(指挥部听取汇报);
⑼启动广播、宣传车,告知群众台风动态及自防自抗台风(广播站);
⑽适时宣布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区教育局);并做好所属学校的抗台工作;
⑾指挥部巡视督查各组防台工作。
(三)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报台风将在12小时后在本市登陆或将对本地区造成严重影响时,抗台等级为橙色。主要做好以下抗台工作:
1、街道防台指挥部召开会议,指挥部向全街道发布防台抗台动员;
2、危房户安全转移,所有责任人员全部转入抗台工作;
3、企业防台准备工作已落实,按职责转入到抗台阶段;
4、种植、饲养、养殖专业户的防台工作第一阶段已完成,转入到自抗阶段;
5、抢险物资全部到位,并发放救生衣、头盔、铜锣、电喇叭给防台人员和社区,其它抢险物资如车辆、铲车等原地待命;抢险队伍全部按组到位原地待命。
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篇6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为进一步提高全镇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和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件的能力,确保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及时、有效,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三)分类分级
本预案中的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全镇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分为以下二类:
1、事故灾难。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等。
2、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动物疫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上述安全事故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安全事故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群防群控。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安全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镇、村、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内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结合实际依法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依法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联动协调制度,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转动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村委和企(事)业单位要协调周边地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应急管理中的参谋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应对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件的综合能力。
(五)应急预案体系
全镇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包括:
1、镇总体应急预案。镇总体应急预案是全镇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镇政府应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镇域范围内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
2、镇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由镇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和相关室、所、办(中心)制定,报镇政府批准后实施。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气象、地质、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害: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事故、生产加工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火灾事故、危险化学物品泄露、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农村群宴、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六)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各类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
上述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可能和其它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各部门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既要明确责任,又要协同作战。
按突发安全生产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原则上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突发安全生产事件的分级标准是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镇机关各部门要根据以上分类分级的要求以及责任划分,积极与上级对口业务部门联系,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出相应处置工作方案和协作方案。各类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及时修订。
二、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关于杨桥畔镇安全生产应急队:
队长: xx
副队长: xx
队员:第一组:xxx,xxx,xxx,xxx
第二组:xxx,xxx,xxx,xxx
镇党委、政府是全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研究决定、部署和推动全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分管领导按照业务分工,负责相应类别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工作。
2、指挥机构
根据镇各相关专项预案的规定,启动预案时自动组成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一般由镇长担任,分管安全的副职领导任副总指挥兼办公室主任。
三、预测、预警
各村会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防患于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研究,对可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作出预测。
突发安全生产事件进入预警期后,镇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应急指挥部可以根据需要,采取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等措施。同时要求各类救援队伍进入待命状态。
四、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发地村委会要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同时立即如实向镇政府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镇政府及时向上级安监部门和县政府报告。
2、先期处置
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村、居委会和事发单位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并将处置情况随时报镇政府,镇政府视情决定赶赴现场指导、组织派遣应急队伍,协助事发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镇政府要密切跟踪事件发展态势,及时传达县安监部门按指示和要求并做好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
3、指挥与协调
镇政府处置安全生产事故,主要任务是:提出现场应急行动的原则要求;组织协调有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和应急队伍参与应急救援;制订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应急保障,及时向县安监局和县委、县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4、扩大应急
发生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依靠一般应急处置队伍和社会力量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需要实施扩大应急行动。镇政府按照有关程序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县政府报告。
5、应急结束
安全生产的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处置队伍撤离现场,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五、后续工作.
1、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工作以事发地村委会和单位为主、镇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进行,必要时报请县政府协调。主要内容包括:对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或给予抚恤,对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对紧急调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规定给予补偿。
2、调查与评估
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处置结束的同时,镇政府形成书面报告县安监部门和县政府。
六、应急保障
(一)各村企(事)业单位、镇机关各部门要组建应急预备队伍,镇机关相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强化应急协调配合,增强救援能力。任何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发生后,村镇两级和事发单位应及时派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相邻地段的村组和边缘单位要积极组织治保巡逻队、民兵和广大群众协助事发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
(二)镇财政所要做好应急处置所需的资金、物资、装备、储备等工作,并逐步建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急经费投入机制。应急工作的日常经费由镇机关相关部门提出,经镇财政所审核后,按规定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受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镇机关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审批。
(三)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所需的资金、物资、装备进行捐赠和援助。
七、宣传和培训
各村、各部门要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预案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责任感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八、责任与奖惩
镇政府对参加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工作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篇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
(二)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三)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
(四)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
(五)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办法。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名录。
第四条 鼓励其他企业制定单独的环境应急预案,或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制定环境应急预案专章,并备案。
鼓励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工程建设、影视拍摄和文化体育等群众性集会活动主办企业,制定单独的环境应急预案,或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制定环境应急预案专章,并备案。
第五条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应当遵循规范准备、属地为主、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有关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标准或指导性技术文件,结合实际指导企业确定其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第七条 受理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备案的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
企业应当主动公开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等密切相关的环境应急预案信息。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第二章 备案的准备
第八条 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根据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需要,开展环境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对环境应急预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负责。
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的,企业指定有关人员全程参与。
第九条 环境应急预案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点,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应急队伍分工、信息报告、监测预警、不同情景下的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
经过评估确定为较大以上环境风险的企业,可以结合经营性质、规模、组织体系和环境风险状况、应急资源状况,按照环境应急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的模式建立环境应急预案体系。环境应急综合预案体现战略性,环境应急专项预案体现战术性,环境应急现场处置预案体现操作性。
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企业,编制分县域或者分管理单元的环境应急预案。
第十条 企业按照以下步骤制定环境应急预案:
(一)成立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明确编制组组长和成员组成、工作任务、编制计划和经费预算。
(二)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分析各类事故衍化规律、自然灾害影响程度,识别环境危害因素,分析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应急资源调查包括但不限于:调查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
(三)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要求,合理选择类别,确定内容,重点说明可能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下需要采取的处置措施、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通报的内容与方式、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与方式,以及与政府预案的衔接方式,形成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征求员工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代表的意见。
(四)评审和演练环境应急预案。企业组织专家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开展演练进行检验。
评审专家一般应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具有相关领域经验的人员等。
(五)签署发布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预案经企业有关会议审议,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第十一条 企业根据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环境应急预案的培训、宣传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及时启动环境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 企业结合环境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修订:
(一)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
(二)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及报告机制、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保障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对环境应急预案作出重大调整的;
(六)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
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重大修订的,修订工作参照环境应急预案制定步骤进行。对环境应急预案个别内容进行调整的,修订工作可适当简化。
第三章 备案的实施
第十三条 受理部门应当将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依据、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供的文件目录、备案文件范例等在其办公场所或网站公示。
第十四条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环境应急预案签署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企业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较大和重大环境风险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件,报送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重大的同时报送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向沿线或跨域涉及的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的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件,报送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跨市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同时报送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受理部门统一调整到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受理部门应及时将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件报送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首次备案,现场办理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二)环境应急预案及编制说明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环境应急预案包括:环境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文件、环境应急预案文本;编制说明包括:编制过程概述、重点内容说明、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评审情况说明;
(三)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四)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五)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意见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提交备案文件也可以通过信函、电子数据交换等方式进行。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方式提交的,可以只提交电子文件。
第十六条 受理部门收到企业提交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件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对。文件齐全的,出具加盖行政机关印章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提交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件不齐全的,受理部门应当责令企业补齐相关文件,并按期再次备案。再次备案的期限,由受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受理部门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补齐的文件。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制定的'环境应急预案或者修订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要求,向建设项目所在地受理部门备案。
受理部门应当在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将建设项目环境应急预案或者修订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件,报送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建设单位试生产期间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参照本办法第二章的规定制定和备案。
第十八条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有重大修订的,应当在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原受理部门变更备案。变更备案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要求办理。
环境应急预案个别内容进行调整、需要告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应当在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以文件形式告知原受理部门。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受理环境应急预案备案,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加重或者变相加重企业负担。
第四章 备案的监督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备案的环境应急预案汇总、整理、归档,建立环境应急预案数据库,并将其作为制定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备案的环境应急预案进行抽查,指导企业持续改进环境应急预案。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抽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可以采取档案检查、实地核查等方式。抽查可以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汇总分析抽查结果,提出环境应急预案问题清单,推荐环境应急预案范例,制定环境应急预案指导性要求,加强备案指导。
第二十二条 企业未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备案环境应急预案,或者提供虚假文件备案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时,应当把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备案、日常管理及实施情况纳入调查处理范围。
第二十四条 受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其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备案文件齐全的不予备案或者拖延处理的;
(二)对备案文件不齐全的予以接受的;
(三)不按规定一次性告知企业须补齐的全部备案文件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环境应急预案需要报其他有关部门备案的,按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关于企业预案管理的相关内容同时废止。
附: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企业应急预案范文参考7篇相关文章:
★ 车队应急预案7篇
★ 网络应急预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