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好了,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落实,每次写教案时,教师都能激发更多的创意,为课堂带来新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鱼中班美术教案模板7篇,供大家参考。
鱼中班美术教案篇1
1、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知道孔雀是傣族的吉祥物。
2、尝试用多种刮画工具绘画孔雀,大胆的用花纹按一定规律进行装饰。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刮画活动的乐趣。
2、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了刮画的工具,并将工具进行了整理与分类,幼儿已了解刮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孔雀的图片、孔雀羽毛、刮画纸、刮画工具、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
3、活动过程:
一、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
1、猜一猜
头戴漂亮小花冠,身穿鲜艳五彩衣,尾巴展开像把扇,夸耀自己多美丽。教师:孔雀被傣族人称为“吉祥鸟”,是我国珍贵的观赏鸟类。
2、看一看
出示孔雀的图片,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
提问:孔雀开屏的尾巴像什么?羽毛上的花纹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孔雀的羽毛上有很多的小眼睛,开屏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人。
3、跳一跳
教师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幼儿自由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和开屏的动作,增加对孔雀的认识。
二、刮花美丽的.孔雀
1、欣赏刮画作品。
提问:这些美丽的孔雀你觉得是怎么画出来的?
2、出示幼儿自带的刮画工具,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分享,幼儿自选并演示刮画。
提问:瞧,小朋友们用了哪些不同的工具,都刮出了什么?
启发幼儿感知工具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刮画效果。如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变化等。
3、大胆幼儿大胆的进行创作。
教师提高真实的孔雀羽毛,并播放ppt和背景音乐。
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如:将孔雀开的屏画大,注意两边对称;创造性变化孔雀尾羽上的图案,并提醒幼儿花纹的整齐排列;鼓励幼儿添画背景,丰富画面,注意色彩搭配;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三、作品展示与欣赏
1、看一看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自己是用哪些刮画工具进行创作的。
2、说一说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鱼中班美术教案篇2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夏天的水果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颜色表现夏天不同的水果。
2、通过观察、练习,了解并学习画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水果。
3、知道要换颜色是,将自己的画笔洗干净再使用,保持颜色的干净。 活动准备:1、各种夏天水果图片一张。
2、幼儿人手一支鸭嘴笔,一张绘画用纸。
3、每组红、黄、绿色的颜料各两盘。
活动过程:1、感知夏天水果的多种多样。
教师: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吗?教师一一出示这些水果的图片,问:"这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呢?像什么东西呢?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一一说出这些水果的形状特点及与什么样的物体相似,并根据图片说说水果的颜色特点。
2、幼儿尝试练习手指绘画:夏天的水果。
教师:我们用自己的手指做笔,画画夏天的水果吧。启发幼儿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练习画不同的水果。
3、幼儿使用鸭嘴笔,练习绘画:夏天的水果。
教师出示鸭嘴笔,幼儿指认名称。幼儿尝试使用鸭嘴笔在桌子上练习绘画。
4、观察桌子上颜料的色彩,尝试自己说说作画的过程。
幼儿观察桌子上颜料的摆放,引导幼儿用水粉颜料画水果。
提醒幼儿注意:如果要换颜色,要把自己的笔放在水里洗一洗,才可以再次使用。(让幼儿可以说说这样洗笔的.好处。)
5、绘画活动。
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在过程中不断地指导。
6、评价。
幼儿根据颜色的干净程度和水果形状的相似性进行相互评价。
鱼中班美术教案篇3
教材简析:
秋天象五彩缤纷的画报,每翻一页都是那么的光彩夺目,美不胜收。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乐弯了腰,饱满的黄豆裂开了嘴蹦出了小房子,肥肥的螃蟹在塘边爬上爬下,鲜活的鱼儿跳出了水面……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均成了农村幼儿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活教材。螃蟹是我们当地农村幼儿都认识的水产品,但幼儿对其特征并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和表现出来。通过本次活动的实施而达到其目的。
目标预设:
1、学习利用剪贴、绘画、捏泥等方法表现螃蟹的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乐于动手操作的兴趣。
重点、难点:
利用多种方法表现螃蟹的主要特征和乐于动手操作的兴趣,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耐心。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农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来提高幼儿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本次活动通过利用多种方法表现螃蟹的主要特征,从而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设计思路:
我园地处里下河地区,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每年的重阳节前后是吃螃蟹的好季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螃蟹也是孩子们餐桌上特喜爱的一道菜。我设想利用动手制作的方法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螃蟹的主要特征,应该更能增加幼儿对螃蟹的喜爱之情。
在中班"秋天的画报"这一主题活动中,首先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了多种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经验。如:拾落叶--贴落叶、果实丰收了、稻子成熟了、鱼儿长壮了、家乡的肥蟹等等。孩子们通过观察、收集、制作、讲述等形式对家乡的秋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是美术活动《家乡的肥蟹》教学过程,在进行这一活动的教学时,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1、鲜活的螃蟹数只。
2、课件:各种不同的螃蟹。
3、操作材料:油画棒、各色彩纸、彩泥、绘画用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谈话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瞧他是谁?
配班老师戴上螃蟹头饰:嘿嘿,我是螃蟹爸爸,瞧我长得多神气,今天我把我的孩子们也带来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们长得什么样子
二、幼儿观察,寻找特征。
1、观看课件各种各样的螃蟹,幼儿说一说、议一议螃蟹的外形特征。
2、每小组一只玻璃缸内有几只螃蟹,幼儿围着玻璃缸观察。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说出:螃蟹有一个圆形的身体,八条长腿,两个大钳子等。
3、学一学螃蟹爬行的样子。
师:小朋友知道螃蟹的样子了,你们知道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吗?
师手拿一只螃蟹在课桌上行走。引导幼儿说出螃蟹是横着爬的。
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螃蟹走路的样子,个别幼儿再次表演。
三、示范指导,幼儿操作
1、出示螃蟹的三种操作方法作品:绘画剪贴泥工
师:这是照相馆里的叔叔给螃蟹们拍下的照片,你们想不想也来帮螃蟹照张相?
2、示范剪贴和泥工的螃蟹要点。
3、幼儿自选绘画制作螃蟹的方法,师进行相应的指导,重点指导剪贴组的幼儿。
幼儿操作时,提醒幼儿要将螃蟹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同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四、讲评作品并展览,活动结束
1、三种操作方法的作品各选一份分别进行讲评。
2、其余幼儿作品放在桌上,师带领幼儿有秩序地进行相互欣赏。
3、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给螃蟹照的相真漂亮,我们一起学螃蟹跳舞吧。
4、听音乐《螃蟹歌》走出活动室。
鱼中班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大胆、创造性地“设计”建筑。
2、满足当设计师的愿望,感受设计房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造型风格丰富多样的建筑图片。
2、范画:我是建筑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说说看到过的建筑物,你们都见过什么建筑物呢?你看到的建筑物时怎么样的?
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有的小朋友说见到圆形的`建筑物,有的小朋友见到的是正方形的,还有的见到的是长方形的建筑物。
2、出示建筑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讲述。
老师这里有一些建筑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看到什么样的建筑物?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还见过哪些奇特的建筑。
除了刚才我们一起见到的建筑物,你还见过哪些奇特的建筑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见到过的奇特的建筑物。
二、我是建筑设计师。
1、如果你是建筑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房子?
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并在黑板上示范。
2、请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的构想,如建造蛋形、苹果形的房子,或可以飞行或可以潜入海底的房子,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
三、交代绘画要求。
1、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画出你要画的建筑物吧!注意不要画的太小,把你的建筑画大,再添画一些图片。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绘画的位置、作画的布局。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2、鼓励幼儿把动物添画大一点,构图丰富。
3、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画出结构简单的半圆变魔术的图形,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地在画纸上表现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评价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从整体上欣赏,分享共同创作后的喜悦。
请幼儿介绍的自己的作品?你的半圆形变成了什么?你为半圆形添上了什么?引导幼儿欣赏并评价同伴作品的好,好在什么地方?
评选出谁是最佳设计师。
六、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油画棒和画收起来。
鱼中班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听声音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小青蛙长什么样子呢?
(头顶上有两只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2)它有什么本领呢?
(捉害虫)
(3)想一想小青蛙小时候是谁?
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三、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青蛙。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二、不足之处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暂,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一整组进行分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可和幼儿进行小青蛙保护庄稼的故事创编,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鱼中班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画出自己的脸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征,画出五官的正确位置。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2)每人一张纸、马克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看脸谱,了解五官的基本位置。
(1)用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请你猜猜这是什么。”(眼睛)
(2)出示脸谱提问,让幼儿回忆五官的位置、名称。
“小朋友,你们看!脸上有眼睛,还有什么呢?”(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头发)“现在请你想一想,他们都在你脸上的什么地方呢?”教师总结:“鼻子长在脸的中间,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两只眼睛,在两只眼睛的旁边以便画一只耳朵,最后在头上画头发。”
二、师生共同探讨五官的正确画法,引导幼儿以鼻子为中心画出五官,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1)教师提问:“我们的脸上有那么多的器官,应该先画什么?”(鼻子)
“画完鼻子再画什么呢?”(嘴巴、眼睛)
“然后呢?”(耳朵)“最后画什么?”(头发)
(2)教师再次总结“鼻子长在脸的中间,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两只眼睛,在两只眼睛的旁边以便画一只耳朵,最后在头上画头发。”
三、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画像:“你的脸是什么样子的?你画了什么?”
鱼中班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画小猫的不同动态,表现出小猫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范画-小猫,涂色-小猫
2、每人一套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小猫小猫爱游戏,轻轻走到外面去......
小猫会去干什么?
二、展??
1、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2、请幼儿学一学小猫的淘气动作及表情。
提问:小猫淘气的时候会作出什么样的动作?又有哪些可爱的表情?
3、教师示范小猫的不同动态画法,出示范画,交待主题。
(1)示范小猫的不同动态画法:固定小猫的.头部位置,根据小猫的不同姿态添画出前爪、后腿和尾巴。
(2)出示范画,交待主题。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小猫小猫很快乐,来到了开满鲜花的草地上,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快乐的小猫。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丰富幼儿对小猫的表情经验:眯眼睛、吐舌头、翘胡须等。
(2)毛线球可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直接添画。
三、结束
1、请幼儿介绍自己画得小猫都在干什么?
说说它为什么快乐?
2、组织幼儿收拾自己的画具,检查自己周边的卫生情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鱼中班美术教案模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