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每个老师都应该会写的文书,教案中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感教育,能够显示出教师的情感智慧和情感沟通能力,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捉迷藏》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2、借助游戏和故事情节,理解歌词的内容情节。
3、在游戏中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青蛙、河马的操作道具及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道具边以小青蛙的口吻讲述歌词中的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中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呀?
2、教师夸张的表演范唱歌曲。
3、教师出示图谱,学习演唱歌曲。
(1) 学习第一、二句歌词。请幼儿跟随教师边自由表演动作,边学习演唱。
(2) 学习第三、四句歌词。提问:小青蛙钻进的大水洞是什么地方?请幼儿跟随教师边自由表演动作,边学习演唱。
(3) 结束句,教师边表演边范唱,引导幼儿感受、理解结束句中渐慢的旋律,并学习演唱。
4、教师与幼儿结合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5、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关注小青蛙高兴、恐惧、放松的心理过程,并尝试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小青蛙捉迷藏的时候心情怎样?听到响声时心里怎样?发现是一场虚惊,心里又是怎样?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情来表现?”
6、跟随教师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注意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小青蛙的情绪变化。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及特殊的乐句结构,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2.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拨弦》音乐vcd一张,小熊、小老鼠手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仔细听一听、想一想,音乐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播放音乐。)师:你们觉得这首音乐好听吗?你们想到音乐里可能有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二、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师的手偶表演"捉迷藏",
理解乐曲内容,感受乐曲节奏,听辨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1.教师随乐曲操作手偶表演,帮助幼儿理解乐曲。
师:你们都开动脑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棒!x x x说他好像听到了有一只笨熊和一只小老鼠在做游戏,这个想法真有趣。
师:我把x x x想到的笨熊和小老鼠请来了(出示角色玩具)。大家好!我是小熊,名字叫笨笨。大家好!我是小老鼠。笨笨和小老鼠在向我们问好,我们也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师:笨笨和小老鼠告诉我,刚才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请你们再看一看、听一听,它们是怎样跟着音乐捉迷藏的,好吗?(教师再次随音乐表演。)师:谁在捉谁在藏?小老鼠被笨笨捉到了吗?小老鼠为什么没被笨笨捉到?小老鼠是在什么时候藏起来的?是不是一开始就藏起来的?那它们开始在干什么? 小老鼠是在什么时候藏起来的?
2.再次观看手偶表演,倾听音乐,听辨重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看一看,小老鼠是怎样跟着音乐走路的?小老鼠躲起来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教师随音乐边做动作边念"走走走走走走躲",声音可越来越小。)师:哦,原来小老鼠是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的。小老鼠是在什么音乐时藏起来的?藏起来的音乐有什么特别吗?
三、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1.用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做小老鼠的脚丫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上行走。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边念"走走走走走走躲"边做动作,并提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师:好,那我们把小老鼠请到手上来走走吧!这是小老鼠的小脚丫,小老鼠站好了吗?
2.发挥想象,让小脚丫在不同的地方行走。
师:小老鼠刚才在手上走,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走啊?那躲的时候你们想躲到哪里?(提醒幼儿注意听音乐,"小老鼠"有时走的时间短,有时走的时间长。)
四、游戏"捉迷藏"
1.教师与与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和小熊笨笨玩捉迷藏。
小老鼠与笨笨一起听音乐按节奏走,当听到重音时,小熊回头,小老鼠赶快蹲下来。
师:下面我来当笨笨,你们来当小老鼠,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游戏。小老鼠是怎么走的?当笨笨回头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样?(蹲下来。)好,请你们仔细听音乐,跟着音乐节奏一起玩游戏。(可游戏2遍。)
2.幼儿分组游戏。
师:下面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当小熊,一组当小老鼠,再来玩游戏。(角色可交换。)3.幼儿自由想象,替换角色进行"捉迷藏"的游戏两遍。
师:下面我们可以扮演其他动物来玩这个游戏。你们想请什么动物来捉迷藏呀?(可游戏2~3遍。)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3
一、活动名称:鞋匠舞
二、活动目标:
1、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有节奏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2、培养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表演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鞋匠劳动中愉快的心情。
三:活动过程:
1、幼儿会唱此歌曲,并已初步了解了鞋匠的劳动内容。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
“小鞋匠在绕线、拉线、钉钉子,这么多事!我们也来学做鞋匠。”
(1)创编第一、二乐句的`动作。(“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钉钉钉。”)
①、绕线:“你们先来绕绕线。”(幼儿自由做)“鞋匠绕线是绕一会停一下。我们再唱着做做。”(重点引导幼儿卡好音乐节奏)
②、拉线、钉钉子:“绕好了线,再拉线了,谁来做做试试?”(请个别幼儿表演)“拉线要平着拉,那钉钉子呢?”(幼儿一起做)
“我们来唱着做,从绕线开始。”(做1――2遍)
(2)、创编第三乐句的动作。(“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
“小鞋匠绕线绕的这么好,拉线拉的这么直,下面要做什么了?”(幼儿回答)“谁来做做?”(请幼儿表演) “拿针缝东西的动作多美呀。我们一起试试。” “缝的时候要小心些,钉钉子要用力。”
(3)、创编第四乐句的动作。(“鞋子做的牢又牢,鞋子做的多有好。”)
“鞋子做好了可真高兴呀。你们做个高兴的动作吧!看谁做的又漂亮又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拍着手来唱最后一句,最后的时候小朋友一起摆一个漂亮的动作。”
3、随音乐完整表演。
(1)清唱,幼儿表演。
“鞋匠所有的动作我们都编出来了,咱们赶快连起来看看怎么样?”
(2)随音乐集体表演。
①“我们听着音乐来做做。”
②“再听音乐做一遍。”
4、幼儿结伴表演。
(1)清唱,幼儿结伴表演。
“小朋友都会跳《鞋匠舞》了,现在我们来玩《鞋匠舞》的游戏吧。我们听音乐找朋友面对面跳,一定要在音乐前奏时就找到一个朋友,准备好。我们试试。”
(2)随音乐连续结伴游戏。
“小朋友都知道怎么玩这个游戏了,我们听着音乐来玩玩吧!”
5、随音乐放松活动。
“小鞋匠工作了一天,很快进入了梦乡。梦里他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蝴蝶在飞,鸟儿在叫,花儿露出漂亮的笑脸,小草随风轻轻摆动,一群小朋友穿着漂亮的鞋子唱歌、跳舞,多么高兴!”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动物园的情境中学唱歌曲《小动物捉迷藏》,并尝试用默唱的方式进行歌唱。
2、感受不同的演唱方式,体验与同伴一起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园主题相关经验、课件ppt、钢琴伴奏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一起去旅游(熟悉歌曲旋律)
1、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过吗?
幼儿自由回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好吗?
2、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一玩好吗?
看看这个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呢?
二、我是小导游(学唱歌曲)
1、今天我是小导游,我们听听看,你听到了哪些动物?先听到了什么动物又听到了什么动物呢?(老师范唱歌曲)
你们听到了什么呢?
我第一个参观了谁你们听到了吗?(幼儿回忆歌词)
小朋友们想再听一遍,那我们就来再听一遍。(老师再次范唱歌曲)
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排队的呢?(观看课件)
3、你们愿意来做小导游带大家一起去动物园吗!
导游是有专业性的,不能随便介绍,不能乱了顺序。(老师范唱,幼儿学唱歌曲)
老虎狮子是住在一个房间,那唱的时候就要唱的短短的快快的。
河马孔雀也是在一起的。
三、小动物躲起来(尝试默唱的歌唱形式)
1、小动物们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呢?一个人藏一个找,用眼睛找。小动物们说今天我也要玩捉迷藏,但是我们不是用眼睛去找,是用耳朵去找。
我们用耳朵去听一听,找一找,是哪个小动物躲起来了?
2、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3、你们能不能把大熊猫藏起来?
4、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大熊猫藏起来的'?这样的歌唱方式我们叫做默唱。
来注意我唱歌时候的动作。其实我是在心里面唱的。就是在心里面默默的唱,不发出声音的唱。
来再次试一下这种歌唱方式。
刚才我们用了什么好方法唱的?
四、用转盘的形式根据指向的小动物来默唱
1、小朋友们也都想来唱一下,小动物们也想机会均等,都想藏起来,我们就
用转盘决定把谁藏起来,这次要把啄木鸟藏起来,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忙?
我们来唱一次试试。
2、转盘转到老虎和狮子了,谁想试试看把他们藏起来?单独找一个小朋友来试一次
3、试试把长颈鹿藏起来吧。
五、戴头饰,唱歌玩游戏
老师这里这八个动物的头饰,让我们戴上头饰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八个小朋友背对着电视机蹲下扮演小动物,其余的孩子坐在座位上来用歌声把一个小动物藏起来。(大屏幕提示哪个动物被藏起来)八个“小动物”唱到你了,你就起立,没有唱到就蹲着。看看最后是不是我们藏的那个小动物好吗?
六、结束离场
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原来还能用歌声来捉迷藏。
下次带回去给你们班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玩。
这个好听的歌曲叫《动物捉迷藏》,起立,给老师们说再见了!
附录:
歌曲:小动物捉迷藏
1=d佚名词曲
5 3 5 | 5 3 5 | 6 5 4 3 |2 3 4|
长颈鹿,啄木鸟,老虎狮子大熊猫,
5 1 1 1| 1234 5| 5 2 2 4 |3 2 1||
河马孔雀猫头鹰,动物园里朋友多。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幼儿掌握×××的节奏型;
2、用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爱上音乐游戏,感知音乐游戏的快乐;
3、训练小朋友的角色意识及良好的倾听能力。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椅子摆成半圆形、音乐、兔子玩偶、手鼓(事先放在椅子下面)人手一个、装乐器的篮子一个、小兔子头饰一人一个,篮子3个(装有胡萝卜、白萝卜、小白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我的小手真能干。瞧!芳芳老师的手在干什么?
2、教师:请你也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3、教师拍手后幼儿跟着老师拍;
4、带幼儿熟悉过后情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拍手;
5、教师拍手念儿歌:拍手两次(小白兔),放腿上;拍手两次(白又白);拍手两次(两只耳朵),放腿上;拍手两次(竖起来),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萝卜),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菜),放腿上;拍手两次(蹦蹦跳跳),放腿上;拍手两次(真可爱),放腿上。第一次老师坐在椅子上与小朋友拍手,第二次老师站起来巡视小朋友拍手情况并拍手,引导小朋友感知×××的节奏;
6、变换:拍手两次,放腿上(小白兔);拍手两次,放腿上(白又白);拍手两次,放腿上(两只耳朵);拍手两次,放腿上(竖起来);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萝卜);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菜);拍手两次,放腿上(蹦蹦跳跳);拍手两次,放腿上(真可爱)。
(二)小兔子学走路
1、教师:刚才的.儿歌实在是太好听了。今天呀,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小白兔的音乐(出示兔子玩偶):小兔子去树林玩(拿出一棵树),小兔子一会儿从树林里钻出来玩,一会儿又躲进树林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音乐,听一听小兔子什么时候从树林里出来玩,什么时候躲进树林里面了;
2、教师提问:拿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呢?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将两只手变成小兔子放在胸前,根据音乐的提示玩游戏;
4、教师:小兔子是怎么样出来看一看的呀?小兔子是怎样走一走的呢?
(三)小兔跑到铃鼓上了
1、教师:小兔跑到铃鼓上了,来,把你们椅子下面的铃鼓拿出来,看一看;
2、教师:小手拍一拍,看老师手势"收",小朋友立马收住铃鼓不能拍了。一起来试试看:使劲的拍一拍(幼儿使劲拍),收(幼儿收住乐器);轻轻的拍一拍(幼儿轻轻的拍一拍),收(幼儿收住乐器);
3、反复练习几次后,教师:小兔子就是这样"哒哒哒哒,看一看;哒哒哒哒,看一看"走的;
4、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音乐来跟小兔子玩游戏吧;
5、播放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和小兔子做游戏,听到音乐转变后教师提示小朋友"小兔子要休息一会儿啦";
6、教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都用铃鼓和小兔子玩游戏啦,也知道什么时候小兔子出来走一走,什么时候小兔子躲起来,什么时候小兔子休息了。现在请男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再请女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来。
(四)小兔子玩游戏
1、教师:小兔子要去玩游戏了,我们也变成小白兔,一起去看一看;
2、教师:想要变成小白兔的小朋友要用耳朵听:一会儿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要听音乐,音乐会提醒小白兔什么时候看一看,什么时候出来玩游戏,音乐结束了小朋友要摆一个造型哦;
3、教师给小朋友戴头饰,蹲在椅子后面,听音乐游戏。
(五)小兔子爱食物
1、教师:小兔子玩累了,该吃饭了。哇塞,新鲜的食物来咯,睁大你的眼睛,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吧(分别展示装有白萝卜、胡萝卜、小白菜的篮子);
2、教师一边将三种食物分发在幼儿椅子旁,一边把椅子稍稍聚拢留出空隙;
3、教师:这么多好吃的食物,你们想去吃吗?那就请你们变成小白兔吧,一起听听看,这一次小白兔在什么时候走一走,什么时候吃食物,什么时候出来玩一玩;
4、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并蹲在相应的食物后面,根据音乐做出走一走、跳一跳的动作。
结束活动
1、教师:小兔子吃饱啦,这下子小白兔就更加有力气玩游戏啦,你们想一起去吗?
2、带领小朋友找小兔子玩偶,没找到后教师告诉小朋友:原来小白兔是去找他的妈妈去了,下次再去看卡他吧。小白兔再见!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让幼儿感受音乐和动作的关系;最后,播放录音,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从而逐步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要领。
《捉迷藏》音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