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工作总结是把在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什么经验教训记录下来,要想系统归纳个人思想,我们可以提笔写好一份工作总结,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5篇

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篇1

一、八会镇__村扶贫互助社基本情况

__村扶贫互助社现有社员50人,收缴入社金1.5万元,入社社员中从事养殖业(包括养牛、养猪和养羊)共25户,占社员总数的50%,从事干果生产的共20户,占社员总数的40%,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有5户,占社员总数的10%。20__年5月份每户社员得到扶贫互助资金3000元,发放扶贫互助资金 15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20__年5月收回借款。扶贫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主导产业。

二、扶贫互助社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农户发展能力

一是缓解了贫困农户资金短缺困难。入社社员借还款在村内完成,简便快捷的优势弥补了辽阳东部山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缺位,并以服务“零距离”的特点赢得了入社社员的普遍欢迎。二是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的信心。扶贫互助社遵循群众参与、自主管理,使群众真正成为“扶贫互助社的主人,有了选择项目的自主权,激发了参与的热度,增强了发展的自信心。

(二)促进了贫困村和谐

一是扶贫互助社实行“党支部—互助社—农户”的组织体系,构建了新型合作关系,增进了农民之间的协作情谊,也促进了村“三委”(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与贫困农户的关系。二是形成了互帮互助的优良局面,现在村内富帮穷、强帮弱的氛围日益浓厚。三是营造了信誉环境。

(三)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

一是转变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在扶贫互助社运行中,基层政府做到参与不包办,指导不指令,从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协助者和服务者,促进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扶贫互助社实施过程时,正值党的群众教育路线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也正是辽阳县委、县政府开展“6+1”工程建设关键期,加之互助社实行的“党支部—互助社—贫困户”的链式联动模式,促进了基层支部与产业的联结,找到了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同时__村通过与沈阳工程学院开展“e乡村”活动,使大学生走进贫困农户家中,既给了大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又为农户带来了新的信息宣传渠道和技术支撑。

三、扶贫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户入社率偏低

扶贫互助社对于__村和我们八会镇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全新的扶贫产品,农户要有一个认知、接受的过程,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宣传发动不够,农户没有完成理解项目目的和意义,入社率偏低。

(二)互助社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一些农户对互助资金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容易造成亏多赚少,造成资金偿还困难的问题;其次互助社管理人员年龄偏大,计算机等微机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今后势必会进行的微机软件系统化管理留下隐患。

(三)借款额度偏低

目前社员借款的最大额度是3000元,这笔钱对于农户想发展来说远远不够,以养殖业为例,这此借款仅够农户买几头仔猪,而想进一步扩大范围势必会受到制约,也限制了一部分贫困户的入社主动性。

四、对完善扶贫互助社的几点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发展。目前扶贫互助社才刚刚起步,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推广力度,加强管理力度和经费投入。

(二)开展“专互”结合的模式。现在各个贫困村基本都至少有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把“扶贫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解决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把扶贫互助社社员组织动员起来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适当提高借款标准。要真正扶贫农户发展产业,早日脱贫致富,贷款额度还应该提高。

(四)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要进一步组织扶贫互助计管理人员集中学习资金使用管理措施、财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组织管理人员的农业产业化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进一步带领社员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社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收益,早日脱贫致富。

3、全镇为140名年老体弱、大病已脱贫户由县慈善总会免费购买“临沂保”商业保险。

4、规范产业扶贫项目运行

全面梳理核查产业扶贫项目运行情况,排查出闲置项目,规范扶贫项目管理,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提前告知经营主体按照项目承包经营合同约定,按时缴纳扶贫收益,做好项目收益分配工作。

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篇2

根据《中共__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中共__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t;关于在全县开展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要求,积极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__x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__x、__x、__x、__x、__x五人扶贫工作队。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扶贫各项工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联系村领导__x、__x多次到村入户认亲,多次看望帮扶对象,结对、制定方案、指导扶贫工作。

二、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工作6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9月23日,由县领导__x带领局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村两委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该村组农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开展多次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共商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6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根据该村贫困户名单,结合我局干部职工实际情况,确立了由局机关20名干部职工与该村62户257贫困人口建立结对帮扶,并建立完善了结对帮扶档案。

三、20__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驻村帮扶工作,到20__年该村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农村贫困对象实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五送、五帮”活动,使贫困村整体达到“五通、五有”目标。

(二)帮扶方式。建立健全局机关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局机关每名干部帮扶3-5户贫困户,全面开展帮扶活动,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局机关将组织驻村工作队,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做到精准定位扶贫。

(三)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建农村基层组织、帮建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的总体要求,具体任务是:

1、帮扶单位包村任务:

一是制定贫困村6年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

二是培育主导产业,帮助贫困村培育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引进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培植产业大户。重点协助抓好全村土地流转130亩规划,帮致富带头人种植玄参、桔梗、金银花等为主的中药材,增加农户收入。

三是指导协助该村加强信息网格化建设,制定完善信息网格化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全面完成。

四是扶贫解困,组织单位全体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原则上把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作为优先帮扶对象;

五是按照省市县总体部署,组织开展“三万”、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家园、“绿满__”等活动。

2、干部包扶贫困户任务:

一是制定脱贫计划。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分析原因,制定脱贫计划;

二是选准发展项目。因户制宜地帮助贫困户选好致富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增收,结合全县扶贫“四大工程”,在改善居住环境、就业创业、发展产业等方面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了由局支部书记熊继宏任组长,副局长__x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__x、__x、__x、__x、__x5人扶贫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帮扶工作。

(二)严肃工作纪律。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县有关规定,驻村工作队员要做到“三不准”。帮扶工作队原则上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5天,及时为驻村帮扶工作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作队员生活和住宿必需品、交通费用、生活补助等按照《__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每月由单位按实际驻村情况据实核销。

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篇3

当前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出台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支持政策,展示出市委、市政府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士气和干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迎难而上,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细化扶贫台账、务求工作实效,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就下一阶段全市精准扶贫工作,阮金泉提出具体要求。一要把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作为当前的一项头等大事来抓,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重视程度到位、精神落实到位、工作部署到位。二要深刻学习领会各项政策,加强分析研判,真正把政策吃准吃透,切实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三要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加大对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台账,抢抓时间节点,强力推进有关工作。四要着力落实好“百企万户”产业扶贫工程、农业产业扶贫、农村电商扶贫、金融扶贫贷款、农业保险扶贫等具体措施,更好地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五要树立新标杆,强化示范带动,打造一批精准扶贫亮点,以典型带动促进精准扶贫工作见实效。六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一线、扎根基层,苦干实干、真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细落小落实。七要强化监管督导,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提振精神、解放思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新局面。

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篇4

20xx年上半年,马关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目标,坚持以整县推进、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易地搬迁、社会帮扶、小额信贷等扶贫项目为重点,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完善措施、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了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层次和水平。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理清思路,确保20xx年各项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我县启动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包括整县推进试点、兴边富民转移支付整村推进项目、易地搬迁等,项目获批准下达后,我县层层分解任务,抓紧编制规划,及时启动实施项目,确保了各项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稳步推进。半年来,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772.7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1190.09万元,部门整合6962.81万元,扶资金182.69万元,其他资金378.03万元,群众自筹2059.09万元。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一)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20xx,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积极争取下,我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省三个、全州唯一一个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计划投入资金6940.2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整合资金3750.96万元,群众自筹2189.32万元,在砚(山)河(口)公路马关县境内的双龙岭至客田47公里一线周围集中连片的区域实施连片开发项目,项目涉及马白镇、仁和镇、木厂镇的12个行政村123个自然村7223户30152名贫困群众,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能源、科技推广及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项目自20xx年12月启动实施以来,我县认真按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及时做好项目规划、群众宣传发动等相关基础工作,派驻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广泛动员群众抢抓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组织实施项目,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展。半年来共累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6917.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40万元,整合资金4762.34万元,群众自筹1171.74万元,上海对口帮扶资金65.49万元,信贷资金378.03万元,累计调供水泥2945.7吨,红砖1200万块,筒瓦69.9万匹,彩瓦31万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中低产农田改造7000亩,通村公路5条12.17千米,沟渠2.193千米,架设引水管1.4千米,墙体改造387间40920平方米,屋顶改造550间4.37万平方米,墙体粉刷7.8万平方米,改造厩舍584间、厨房128间、厕所508间。产业发展方面:举办农村实用科技培训52期10926人;生猪养殖14980头,养牛7431头;种植核桃、柑桔等经济林果1.09万亩,烤烟8000亩,建设优质高产玉米种植示范基地400亩,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20xx亩,培训输出劳务人员1089人。社会事业方面:新增广播电视网络用190户,改造农村校舍危房3间2840平方米,建成农村科技文化活动室19间3160平方米,卫生公厕7间。生态能源方面:建设沼气池1200口,封山育林3840亩。社会保障方面,困难群众享受农村低保3.794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3.2524万人。规划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

(二)兴边富民财政转移支付整村推进项目。今年2月省、州先期下达我县的20xx年度兴边富民专项转移支付整村推进项目共27个,项目涉及7个乡镇12个村委会27个村小组,计划总投资4457.6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350万元,部门整合1012.5万元,群众自筹2095.11万元。项目建设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涵盖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保护、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项目自今年2月启动实施以来,截止6月底,共累计完成投资1500.9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509.89万元,部门整合资金357.03万元,群众自筹634万元。完成村内道路硬化56320平方米,改造危房264间、厩舍307间、厨房59间、卫生厕所191间,架设引水管道6.7千米,建成沼气池451口,种植经济作物26亩,经济林果2318亩,养猪985头,封山育林3255亩,节柴改灶268户,举办科技培训20期2726人次。项目实施注重点面结合,抓点示范,将马白镇阿黑村确定为20xx年新农村典型示范村进行规划建设,项目已于6月初全面启动。

(三)上海对口帮扶项目。今年4月初,上海松江区专职副书记居洁同志率松江区党政代表团到我县考察指导对口帮扶工作,并与我县签订了20xx年对口帮扶协议,明确20xx年投入帮扶资金450万元,在小坝子镇金竹棚村委会集中实施窝里冲、新堡寨等10个整村推进项目,10个村均是国务院扶贫办认定的三个确保贫困村。截止6月底,共累计投入资金278.75万元,其中:扶资金117.2万元,群众自筹161.55万元。完成村内道路硬化4275平方米,新建或改造危房73间,建成沼气池23口,卫生公厕5间。其余项目正紧张有序建设中。

(四)易地搬迁项目。20xx年度上级批准我县实施的易地扶贫开发项目有仁和木腊和小坝子牛棚新寨2个村,计划投入省级财政资金250万元,转移安置农户107户500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安居工程、基本农田、人畜饮水工程、道路建设、通电工程、产业发展、生态能源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室、科技培训等。项目下达后,我县严格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做好建设管理工作。截止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12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120.2万元,群众自筹91.8万元。架设引水管道3700米,完成村内道路硬化900米2700平方,新建安居房7户560平方米,安装10kv输电线路800米,50kva变压器1台,举办农村实用科技培训7期700人。

(五)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项目。根据省州扶贫、财政部门关于开展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今年我县从1000万元整县推进试点专项资金中安排10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在整县推进试点区域选择马白镇新堡寨、落却、田湾二村,仁和镇白果村,木厂镇水头、腊哈村6个村实施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项目,重点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项目自20xx年12月启动实施以来,我县成立了以主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扶贫办主任、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扶贫、财政、农业等7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制定印发了马关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章程》、《互助资金操作规程》、《财务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在每个项目乡镇财政所设立1个互助资金专户,对互助资金进行单独核算、记账管理和资金回收工作,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半年来,全县6个试点村共发展入互会员305户,综合入互率达55%,互助资金总额达106.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0万元,群众自筹入互资金6.1万元。已累计发放互助资金98.02万元,占互助资金总额的92.4%。共扶持农户231户,受益人口达到2377人,发展生猪养殖20xx余头,养牛100余头,家禽7200只;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1000余亩,有效地加快了试点村脱贫发展步伐。

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篇5

20_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与贫困人口,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战略,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富有成效,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县委“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一创双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市扶贫办的各类文件,掌握其中的精神实质,通过学习提高了我办整体素质,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20_年主要业务工作情况

20_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与贫困人口,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战略,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富有成效,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县委“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一创双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市扶贫办的各类文件,掌握其中的精神实质,通过学习提高了我办整体素质,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20_年主要业务工作情况

(一)整村推进项目

1、20_年整村推进项目,按照《关于下达20_年度扶贫开发办公室责任目标的通知》(_组【20_】1号)要求,我县今年完成了9个贫困村(韩村乡苏二庄村、固城乡姚屯村、柳格镇城北村、双庙乡单寨村、六塔乡谢庄村、瓦屋头镇里固村、马村乡岳麦村、大流乡店上村、阳邵乡西阳邵三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使用中、省财政资金630万元,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18。65公里。

2、20_年度第二批整村推进项目,使用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32万元,完成了马村乡齐吕楼村、巩营乡刘庄村的整村推进道路工程,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4。6公里。

3、20_年度整村推进示范村奖励项目,省扶贫办奖励我县整村推进示范村(古城乡后囤上村、大屯乡南召市村)资金100万元,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2。76公里。

4、利用整村推进结余资金86万元,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2。4公里,解决了古城乡叶村、范村、前囤上、大高村、马庄村等5个村的群众出行难问题。

(二)“雨露计划”培训情况:

20_年_县“雨露计划”计划培训1000人,按照国家精准扶贫要求,今年扶贫办积极组织开展“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贫困人口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贫困人口1200人。

培训前期我办充分摸底调查,掌握农民需求,培训实施方式根据农民需求,真正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喜欢什么样的培训方式就采取什么的培训方式,培训过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重点覆盖阳邵乡乜庄村、报录村、西阳邵二、三、四村、前寒泗滨村、仙庄乡王毛孙村、大流乡店上村、六塔东留固村、古城马庄村、西王庄村、前囤上村、固城乡吕家村、马村乡白马杨村。培训专业主要为花生种植与管理、现代小麦、玉米高产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大棚蔬菜管理技术、莲藕种植、养殖技术等。

从今年整体培训情况来看,根据农民需求,重点突出“实用”二字,经后期电话回访培训效果整体较好,受到广大贫困农民的称赞,通过开展培训,进一步转变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观念,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使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掌握1?2门实用生产技术,拓宽了农村家庭的增收门路,提高了贫困家庭就业创业的技能和致富本领,增强了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了贫困村的发展。

(三)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

1、扎实开展前期各项准备阶段工作。

一是精心制定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按国务院扶贫办及省、市扶贫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县级实施方案;

二是及时召开全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动员会,及时安排部署工作。

三是科学测算贫困人口。按照市测算贫困人口规模,根据本县贫困人口分布实际情况,将贫困人口规模测算到乡,乡镇按照县测算规模测算到行政村;

四是注重分类指导。通过扶贫办人员包乡,经常深入一线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建档立卡工作。

2、完成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对象的识别。

按照“确定规模,农户申请,民主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公告”的识别办法,稳步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对象识别工作,真正做到了不错评、不漏评。全县17个乡镇涉及到行政村都成立了民主评议小组,全县识别贫困人口46602人,1_90户。

3、完成了贫困村的识别。

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级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以20_年全省认定的贫困村为基础,严格按程序和条件进行识别。对通过整体推进,定点帮扶等措施或通过自我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已发生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加、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大部分贫困群众已经稳定脱贫的贫困村(包括受表彰奖励的整村推进示范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纳入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的贫困村,不再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村。通过这次建档立卡工作共识别出贫困村78个,其中新认定贫困村20个。

4、完善各乡镇资料归档工作。

我县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但是在一些乡村仍然存在不注意保存评选材料问题。目前,我办采取逐乡审核上报材料,并对各乡材料提出整改意见,待各乡整改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程序。截止目前,全县17个乡镇资料已审验合格,完成归档。

5、完成了我县46602贫困人口的信息录入和上传工作。

6、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我县已已制定《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派出78个驻村工作队,参与驻村帮扶县直单位90个,驻村工作队员246名,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各类人员2604名,有力促进了我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

(四)通过项目扶持和带动实现全县稳定脱贫4966人。

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5篇相关文章:

2023扶贫个人心得体会5篇

领导对扶贫的讲话稿5篇

省扶贫调研报告优质5篇

扶贫的入党申请书5篇

局到扶贫村调研报告通用5篇

社区扶贫工作总结7篇

扶贫个人总结推荐8篇

扶贫总结个人总结6篇

2023扶贫乡镇工作总结8篇

扶贫日医院活动总结7篇

局半年扶贫工作总结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1474